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医疗纠纷
杀人案例
强奸案例
专家论证意见
民商事案件
损伤程度
典型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司法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司法案例
干尸男童被认定重度营养不良 官方承认未尽责(图)
日期:2018/9/6       浏览次数:228

 

干尸男童被认定重度营养不良 官方承认未尽责(图)

家长在殡仪馆辨认尸体。图片来自网络

家长在殡仪馆辨认尸体。图片来自网络

 

新天伦老年公寓的这栋三层小楼,是专门接收救助站送来的受助人员。王志强生前住在二层。

新京报讯 昨晚19时,河南信阳13岁走失男童王志强的尸检鉴定结果出炉:王志强系重度营养不良伴褥疮形成及结核病,最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信阳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在官微上发布上述消息,并称信阳市联合调查组依据调查情况及该鉴定结论,正抓紧研究处理意见。

据中广网报道,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彭国平承认,救助站未充分尽到救助职责。

    家属质疑孩子此前挨饿

王志强父亲王新红此前已收到警方出具的尸检报告。他说,“他自己会吃饭,怎么会营养不良?是不是老年公寓不给饭吃?”王新红说,他还在等待信阳市调查组对此事的调查结果。

去年10月,王志强走失,当晚被老城派出所送往救助站,救助站先后将其安置到新天伦老年公寓和康馨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今年王志强两次入院治疗。第一次是因为感冒,第二次诊断为营养不良(中度)、头面部软组织擦挫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诊疗计划中说明“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可能”。

今年4月18日,王志强抢救无效死亡。尸体皮包骨,身上多处伤痕。

事发后,信阳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就此事展开调查。

专家称结核病若积极治疗不至于死亡

 

北京法医司法鉴定咨询中心主任王鹏介绍,就现有信息分析,重度营养不良后机体抵抗力、免疫力等均显著下降,确实可以出现体内正常菌群和(或)条件致病菌等微生物感染或复发,如本例结核杆菌感染。营养不良,加之结核病菌播散,体力虚弱可致患者长期卧床后形成褥疮,较大且严重的褥疮本身的感染灶与结核病灶进一步发展亦可形成菌血症或败血症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王鹏介绍,“即便是罹患结核病,若经积极系统抗结核治疗,几乎可以痊愈,不至于死亡。”

家长在殡仪馆辨认尸体。图片来自网络

家长在殡仪馆辨认尸体。图片来自网络

 

焦点1

为何会重度营养不良?

入院时中度营养不良;救助站否认“救助不力”

“如果死因确系重度营养不良,现在起码要解答两个基本问题,什么导致营养不良,患有结核病后为什么没有积极诊治。”王鹏说,“这还需要调查组对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王志强第二次入院时被描述为“消瘦一月”,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信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田先生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瘦,他也说不上来。

王志强两次入住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彭振介绍,王志强第一次因为感冒住院时还喊着要吃烧鸡、水果、方便面。第二次住院时几乎什么话也不说了。

彭振说,医院当时通过电话告诉救助站:孩子营养不良,生命危急,不能只依靠药物,还要从食物方面补给,比如说奶粉之类,“但救助站没有理会。”

彭振说,王志强当时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注射白蛋白有可能治疗效果会好些,“但白蛋白最便宜也要几百元一支,我们和救助站提出过,救助站说进行常规治疗,用药控制在低保药物范围。我们医院也就没给这个孩子使用白蛋白。”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信阳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和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2年4月28日签订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医院要严格执行《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并在低保病人甲类用药范围内用药。病情的确需要超范围用药或进行大型器械检查的,需要救助站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面对“救助站是否全力抢救”的问题,信阳市救助站站长李明否认医院提出补给奶粉、使用白蛋白的说法,“他们有书面文字的证明吗?我没接到过他们的电话。”

新天伦老年公寓的这栋三层小楼,是专门接收救助站送来的受助人员。王志强生前住在二层。

新天伦老年公寓的这栋三层小楼,是专门接收救助站送来的受助人员。王志强生前住在二层。

 

    焦点2

外伤是否涉及被虐待?

身上长褥疮;家属称尸检结果未显示遭虐待

“警方给我出具的尸检结果显示,孩子身上的外伤不能导致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的尸检结果未显示儿子在老年公寓遭受虐待。”王新红说:“我认为不能排除此嫌疑。”

据信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田先生此前了解,被救助期间,孩子没有受到虐待。

“王志强第二次入院时,满脸都是抓伤,已结痂。像是手指甲抓伤的。”彭振说,“走路颤巍巍,瘦了好多,也黑了,我都没认出来,”主治医生彭振说,当时陪同王志强入院的有一名救助站工作人员,办理入院手续后离开,彭振说,住院期间,救助站等部门没有人员陪护。

信阳市救助站站长李明对记者表示,救助站人员少,的确没有陪护,存在考虑不周全。

孩子身上为何有褥疮?彭振说,“住院期间,王志强在床上、地上大小便,经常屎尿到处都是,味道很大”,后来医院不再给孩子穿衣服,不再使用被子、褥子。王新红说,“孩子已经很瘦,不用被子、褥子,肯定会长褥疮。”

彭振同时表示,“孩子死亡时身上没有任何伤。不知道尸体上的伤痕从何而来”。

母亲刁秀拿着王志强12岁和3岁时的照片。

母亲刁秀拿着王志强12岁和3岁时的照片。

 

焦点3

为何未及时发布寻亲公告?

救助站半年牵涉两死亡事件,未及时发寻亲公告

据公开报道,去年12月,信阳市救助站将一名17岁患病走失男子何正果送入信阳市精神病院,男子以无名氏的身份“猝死”于精神病院。信阳市民政局以“工作人员没有恪守准则”,予以救助站站长李明停职处理。

今年5月6日,救助站站长李明对新京报记者回忆何正果事件,“当时值班的工作人员的确存在工作失误。在未翻找值班记录情况下告知何正果家属,无接收记录。如果翻查,会发现救助站已登记接收何正果。”

去年8月起,民政部发文规定,受助人员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不能提供个人信息的,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协助核查求助人员身份,并在其入站后24小时内以适当形式发布寻亲公告。

李明坦承,救助站没有发布过何正果和王志强的寻亲公告。

李明介绍,他们理解的“适当形式”无外乎在当地的《信阳日报》上,刊登一寸照片附带人员情况说明,“一条信息打折也要300元”。

王志强事件后,5月6日和7日,救助站连续在《信阳日报》上刊登了两个整版的寻亲公告。两个版一共160人,花费4万元。这是救助站第一次为这160人发出寻亲公告。

男孩丢失前一个月的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男孩丢失前一个月的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焦点4

两部门是否信息对接不畅?

民政部门承认与公安部门信息对接不畅

何正果与王志强均被老城派出所民警接走,即送到救助站。两事件曝光后,派出所之间以及与民政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广受社会质疑。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彭国平在接受中广网采访时承认,这一点是民政救助的薄弱环节。

彭国平表示,“公安部门和救助部门确实中间有肠梗阻现象,作为救助站,得到的信息只有从救助人员只言片语中知道的。国家救助有一个内部网,这都是有限的。如果弄成跟公安联网,那可能这个就好办了。”

王志强事件后,大约5月3日,救助站在进门左侧设立了警务室,墙上喷涂了蓝、白漆,警务室电脑也安装了公安的户籍系统,并安排了户籍民警,方便救助站工作人员随时查询受助人员信息。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