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CAS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过失致患者植物状态

 

法 医 学 文 证 审 查 论 证 意 见 书
京法[2012]医鉴论字第038号
一、基本情况
委托人:上海市海达律师事务所
委托事项:1、XXX医院对被鉴定人XX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行为;2若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则其过失与被鉴定人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明确过失参与度。
受理日期:2012年11月6日
受理材料1、上海市海达律师事务所委托函原件1份;2、XXX医院XX门急诊病历、住院病案(部分)(病案号:182836)复印件各1份。
委托日期2012年11月6日~11月19日
二、检案摘要
()案情摘要
据送检材料载:2011年2月5日凌晨4时许患者突感嘴干、胸闷,继而发生昏厥,由“120”急送XXX医院救治。6时35分许患者在急诊科再次发生昏厥,9时许以患者“胸闷、胸痛待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由收治入院。经医方诊治后,患者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现被鉴定人家属认为XXX医院对XX的诊疗过程存有过失行为,故委托我处对XXX医院的诊疗行为予以文证审查、论证。
 ()文证摘抄
1、2011年2月5日~4月4日XXX医院XX门急诊就医记录摘:
2月5日04:25:胸痛2天,加重半天(10小时左右)。既往史:高血压,否认糖尿病、高血脂。
查体:神清,心率56次/分,BP:94/70mmHg;SO2100%。
Rx:血Pt:WBC:8.1×109/L,N:71.4%。心肌酶:CK-MB1.5ng/ml,TNT-hs0.005ng/ml,EKG:低电压。(无初步诊断、未做对症处置)
6:35:患者胸痛。查体:神清,心率45次/分,BP:120/70mmHg,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500ml+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电监护。(晕厥没记录?)
7:00:心超:各房室大小正常范围,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7:50:正常心电图。心肌酶正常。收入心内科。
2011年3月28日: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脑缺血缺氧。目前昏迷,高压氧舱治疗中。
2、2011年2月5日~2011年3月18日XXX医院住院病历(病案号:182836)摘:
住院病案首页:
(急)诊诊断:胸痛待查。入院诊断:1、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2级;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3、甲状腺囊肿切除史。
出院诊断:主要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他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昏迷;肺部感染;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甲状腺囊肿切除史。出院情况:好转。诊断符合情况:均为符合。
病史录:
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入院EKG:1、窦性心律;2、Ⅲ异常Q波;3、T波改变。
心肌酶:CK-MB1.4ng/ml,TNT-hs0.019ng/ml。
初步诊断:1、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2级;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3、甲状腺囊肿切除术史。
入院记录:…患者家属诉今日凌晨3点,患者出现晕厥,双眼上翻,牙关紧闭,二便失禁,持续3-5分钟。…今晨6点,患者再次出现晕厥,二便失禁,持续时间1~2分钟,伴恶心、呕吐,急查心电图示:Ⅲ、aVF、ST段抬高,Ⅰ、aVF、V2-V6、ST段压低0.2mv。HR45次/分,BP120/72mmHg,予异丙肾上腺素维持。
今晨8点复查心电图显示Ⅲ呈QS型,Ⅲ、V1、T波倒置,V2-V4 T波低平,复查心肌酶:正常。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急诊转入心内科)。
追问病史,平素平地走无殊,登楼时无明显胸闷、胸痛。
系统回顾:高血压病史2个月,最高160/100mmHg,目前未用降压药。否认血脂升高。
2011年2月5日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手术记录:手术开始时间:11:56:36,手术结束时间:12:55:47。术前诊断:胸闷胸痛待查:急性冠脉综合征?
术后诊断:正常冠脉。
血管内超声结果: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回旋支内未见斑块存在。
造影右冠:右冠未见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造影左冠: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均未见明显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
2011年2月5日10:00:重危病情通知书,科别:心内(CCU),家属签名:卞宗元。
2011年2月5日10:00首次病程录:查体:神志清,平车推入病房。
2011年2月5日13:00:CAG+IUUS术后病程录:…提示LAD多段轻度不规则。
2011年2月6日9:00:陈阳副主任医师查房录(术后第一天):…左冠造影时,左前降支、回旋支痉挛,予硝酸甘油0.2mg注射后,痉挛解除。
2011年2月7日9:00:主任医师危重查房(术后第二天)(详见专页):接专页:2011年2月12日主任危重查房(病危第一天):
诊断分析:1、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下壁心梗,心功能2级。…急诊心电图示:Ⅲ、aVF、ST段抬高,Ⅰ、aVF、V2-V6、ST段压低0.2mv。TNT0.019ng/ml。故急性下壁心梗诊断明确。但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故考虑冠脉痉挛可能。
处理方法: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氯化钾补钾。
2011年2月8日9:00:副主任代主治查房录(术后第三天):
患者今日凌晨再次胸痛发作,查心电图示:Ⅲ呈QS型、V1-V3、T波倒置,Ⅰ、aVL、V4、ST段压低。予硝酸甘油1#含服,胸痛缓解。昨日24h尿量1100ml。心肌酶正常。
2011年2月9日5:30:患者主诉胸闷不适,急查EKG:Ⅰ、aVL、V-V6、ST段压低1-2mm,伴T波倒置,Ⅲ、aVF、ST段抬高0.5-1mm。予吸氧,查心肌酶。定期心电监护。(用药?医嘱?)
2011年2月9日9:00:患者神志清,昨睡眠可,但反复胸闷、胸痛发作,可自行缓解。24h心电监护未发现明显心率异常。Rx:继续目前营养心肌治疗,继续扩冠等治疗。
2011年2月9日4:00pm:患者诉胸闷。…符合冠脉痉挛诊断,予β洛克、地尔硫卓90mg治疗冠脉痉挛。
2011年2月10日9:00:患者自述今晨未再有胸闷、胸痛发作,余无其他不适。2月10日EKG: Ⅲ、V1导联、T波倒置。治疗同前。
2011年2月11日9:00:患者今晨略有胸闷,5min后缓解,未予特殊处理。考虑患者有迷走神经亢进,交感神经紊乱可能。患者诉近日排便困难。HR92bpm,律齐。Rx:加用小剂量β-洛克控制心率,大黄苏打、石蜡油口服通便。
2011年2月12日1:20am:患者突然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呼吸消失,心电监护为窦性心动过缓,频率50次/分,血压测不出,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请麻醉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心电监护提示间歇性交界性逸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8-45次分)。静推肾上腺素、多巴胺、乳酸钠各1支,同时静脉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维持。患者仍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测不出。1:45am:心电监护提示室颤,立即300J除颤,并胸外按压,静推肾上腺素1mg,恢复窦性心律。血压177/48mmHg,患者恢复自主呼吸,频率偏慢。仍然意识丧失。目前呼吸机辅助呼吸。
2011年2月12日3:00am:心肌酶:CK-MB:0.5,TNT:0.007。继续利多卡因。
2011年2月12日8:00am:患者意识丧失,有全身抽搐。
2011年2月12日9:00am:重危病情通知书。
2011年2月12日9:00am:主任医师危重病人第一天查房录(详见专页),接专页:2011年2月13日9:00(病危第二天):
诊断分析:…急性下壁心梗诊断明确,但冠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故考虑冠脉痉挛可能。
神经系统疾病不能除外,请神经内科会诊。
2011年2月17日9:30:患者目前仍意识丧失。呼吸音粗,可及少量痰鸣音。
2011年2月18日9:30:昨日起加用纳洛酮醒脑。
2011年2月21日10:30:患者HR120bm,RR30bpm,BP142/87mmHg。予吗啡3mg静脉推注。
2011年2月23日:气管切开手术记录。
2011年2月26日20:40:心电图示:室早二联律。予利多卡因5支于500ml盐水中静滴,滴速为60ml/h。
2011年3月17日16:30:患者拟行肺CT检查,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风险和发生意外可能。
出院小结:
出院诊断:1、急性冠脉综合征;2、缺血缺氧性脑病,昏迷;3、肺部感染;4、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5、甲状腺囊肿切除术史。
主要化验结果:脂代谢:HDL1.72mmol/L,APOB0.3g/L,余正常。尿常规:隐血(++++)。免疫全套:IgE122IU/ml,余正常。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及奈瑟菌生长。
病程与治疗结果:…左冠状动脉造影时见左前降支、回旋支痉挛,予硝酸甘油0.2mg注射后,痉挛解除。
予美百乐镇降脂、异舒吉扩冠、FDP营养心肌、β-洛克控制心率、益他欣预防感染。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心肌酶基本正常,考虑严重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加用地尔硫卓改善冠脉痉挛,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
2月12日凌晨1:18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呼吸消失,血压测不出。当时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动过缓,间歇性交界性逸搏,Ⅲ°房室传导阻滞。予紧急气管插管,机械性通气维持,胸外按压,静脉强心、升压药物。1:48突发室颤,予电除颤后恢复自主心率。患者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考虑癫痫。请麻醉科会诊予肌松药仙林,抽搐症状好转。
会诊后同意急性冠脉痉挛、心律失常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3月18日行肺部CT示肺部感染。
出院时情况:患者昏迷,经气切插管口吸氧。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双肺呼吸音粗,可及少量痰鸣音。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小结:冠状动脉造影指征:冠心病,高血压。意见: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成立,有行急诊PCI指征。
临时医嘱单:
2011年2月5日11:00:肝素钠、利多卡因×5。2月6日、2月7日无医嘱。
2011年2月12日1:47利多卡因50mg、2:30利多卡因50mg+50mg。
2011年2月12日5:30安定10mg、8:00安定50mg、10:20安定10mg、12:00安定10mg、14:00安定100mg、14:20安定100mg、22:00安定100mg、2011年2月13日12:00安定100mg、17:50安定100mg;2月15日03:00安定100mg。
长期医嘱单:
2011年2月5日9:00:1即护理。18:00:Ⅱ级护理。2月6日、2月7日无医嘱。
护理记录单:开始时间:2月5日9:00。2月8日00:00:患者解便后主诉胸闷,通知医生,予硝酸甘油1#含服。00:30患者诉不适已缓解,CK-MB1.3ng,TNT0.009ng。2011年2月9日12:00:药物治疗:NS1000ml,病情观察及措施:患者CT检查后,遵医嘱静脉用药,泵速70ml/h。
2011年2月12日01:10:脉搏:71,病情观察及措施:患者诉有胸闷,通知医生,1:18:脉搏45次/分,突发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呼吸消失。
三、检验过程
检验方法
(1)参照京司鉴协发[2009]5号《关于办理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案件的若干意见》、《司法鉴定技术规范-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发)及《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卫生部总后勤部)、《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北京市卫生局),《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实务》(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及相关法律、卫生法规、部门规章等,全面分析,综合审定。
(2)本案特邀请北京某司法鉴定机构资深法医专家及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心内科专业临床专家参与研讨、会诊。
四、分析说明
根据案情、送检病历资料,结合专家意见,现分析如下:
(一)关于医方诊疗过程的评价
1、关于冠脉综合征的院前急救
(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总体急救原则是改善和恢复心脏灌流,调整氧供-氧需比例,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遏制心脏电活动的紊乱,消除促发因素,稳定冠脉包块,纠正高凝状态,缓解临床症状,终止血栓发展,最后将冠心病由不稳定的急症状态转变为稳定状态。ACS的院前急救争取做到:尽快确认治疗方向,除外非缺血性胸痛;尽快进行危险分层,重点保护高危患者;采取措施改善心肌供血,对合乎条件者采取现场再灌注治疗;在院前实施全程心电监护,预防和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
(2)1999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联合会(AHA)制定的ACS治疗指南中推荐:病人应在发病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对所有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均给予吸氧,静脉输液,连续的心电图(EKG)监护。
本案因尚未提供院前急救病历,因此,暂不对其医疗救治行为予以评价。
2、关于医方对患者的诊治方面
(1)关于患者于急诊科时,医方的诊治情况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梗以及猝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 引起大量的促凝物资释放, 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成, 最终引起冠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 进而引发与急性心肌缺血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病情处于进展状态, 其发病急,变化快,如及时识别和治疗,将能转危为安;不能及时、正确诊治时, 则能贻误病情,死残率增加。
据病历记载:2011年2月5日04:25分患者就诊于急诊科,医方予物理查体(患者心率:45次/分<心率慢>;正常成人心率极限值40~150次/分,低于或高于该范围将影响心排血量,导致晕厥)及辅助检查(TNT-hs异常,无检验报告单)。但并未见病历记载医方的“初步诊断”或“印象”,其是否用药以及何种药物尚不清楚(病历记载:NS250ml+XX/5支<自己潦草>,但在医师签章一栏中又明确标示“废”),因此认为患者入急诊科后,医方的急诊处置方案不明确,不符合诊疗常规,其存在过失行为。
②送检病历的“病史录”、“病史特点”以及“诊疗计划”等多处主客观病历中明确记载:“患者入急诊后凌晨6时再次出现晕厥,二便失禁,持续时间1-2分钟,伴恶心、呕吐。急查心电图,予异丙肾上腺素”。但经审查04:25~7:50的急诊病历,未见有任何关于患者晕厥及晕厥的临床表现的描述,仅见有“心肌梗死”诊断、“Rx:异丙肾上腺素+500NS”。另外,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适应证为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禁忌证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医方依照其“心肌梗死”诊断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无用药适应证,且明显违反了用药禁忌证(该类患者需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据此认为,患者在急诊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时,医方未尽到谨慎的观察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的义务,上述医疗行为存在明显过失。
③急诊病历记载患者7:50时心电图正常,心肌酶正常,收入心内科。而住院病历首页及入院记录均记载入心内科时间在9:00,两个记录时间相差近1个多小时,期间医方对患者的诊治情况不得而知。
(2)关于患者住院(心内科-CCU)后医方的诊治情况
①患者入心内科前检验报告单载:CK-MB:1.4(正常),TNT-hs0.019(升高),异常Q波,T波改变。8:00am复查心肌酶正常,心电图:Ⅲ呈QS型,Ⅲ、V1、T波倒置,V2-V4 T波低平。结合入科后查体、实验室检查结果、ECG及患者临床表现,医方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不违反诊疗常规。
②由于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太高兴心肌梗死(NSTEMI)三种疾病,且治疗方案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疑似ACS患者,有必要根据ECG和肌钙蛋白对其进行评估区分。如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出现心肌标志物升高,应考虑为NSTEMI,并应按NSTEMI做相应处理。经审查病历,未见有医方对患者病情进行鉴别评估诊断,因此,不排除其治疗方案亦存在不确切之处。
③对于疑似ACS患者,常规需要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远期预后的评估。危险分层更重要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又不会造成过度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根据临床表现(表现、病史、体格检查)、ECG和血清心脏标志物及无创检查确定ACS危险度,如高度ACS可能、中度ACS可能还是低度ACS可能。本例患者医方未行该项评估,对此,医方存在欠缺。
④根据ACC/AH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指南:不稳定心绞痛和NSTEMI存在早期有创治疗如PCI适应证。循证医学证据表明,PCI能有效降低STEMI总体死亡率。但总体死亡率降低的获益仍取决于:患者发病时间,梗死部位及心功能状况所构成的总体危险度,患者年龄及合并疾病情况,患者用药情况,医生经验及导管室人员熟练配合程度以及进门一球囊扩张时间。所以,合理、有效的使用PCI手段是STEMI再灌注治疗的关键。直接PCI:对所有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采用介入方法直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称为直接PCI,对于STEMI患者直接PCI是最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治疗。
患者于2011年2月5日9:00am入心内科,11:56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手术,其手术存在适应证,且尚属及时。
⑤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非粥样硬化病因引起的ACS少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连续的不断进展的过程,从最早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导致内膜下脂质沉积,直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在此漫长的过程中,如果由于各种因素血管壁的炎症损伤加剧,炎症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进一步导致斑块表面破裂,斑块不稳定,临床表现即为ACS。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最大优势是可以“直视”心腔和室壁的形态或功能的改变,可确定大多数急性胸痛的非缺血性原因, 例如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等。
本例患者冠脉造影后示正常冠脉,并未见冠脉有粥样硬化性改变及心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心肌坏死的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并逐渐下降或CK-MB的迅速上升与回落, 并伴有下列一项: ①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 ②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 波; ③心电图出现提示发生心肌缺血的ST段抬高或压低; ④冠脉介入治疗术后。2011年2月7日9:00主任医师查房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诊断明确。
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载:使用健朗晨功能与主治:适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患者仅在2011年2月5日急诊时有呕吐,且其病因显然不是消化系统病变而是心脑血管原因所致,据长期医嘱载:患者自2月5日服用健朗晨至2月12日连续7天下达医嘱,无适应证,不符合诊疗常规。
健朗晨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便秘,剂量大时可出现心律不齐。2011年2月11日患者已经主诉近日排便困难(健朗晨副作用所致),但未见其在2011年2月11日之前采取任何润肠通便或者停用该药等措施,且期间患者几乎均诉胸闷不适,2011年2月12日患者即出现突发的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呼吸消失(冠心病发作)。从健朗晨药物使用时间、药理作用以及冠心病发作的诱因(用力排便、寒冷、精神紧张等以及心律失常)分析认为,患者2月12日病情突然恶化应与其用药不当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患者于2011年2月12日1:20am突发意识丧失,二便失禁等,8:00am、12:00pm病历载患者有全身抽搐,12:00pm以后患者已无肢体抽搐。医方使用安定时间为2月12日5:30、8:00、10:20、12:00、14:00、14:20、22:00以及2月13日12:00、17:50,直至2月15日03:00,2月12日一天用药总量:10mg+50mg+10+10mg+100mg+100mg+100mg=380mg,2月13日安定用量=100+100mg+100mg=300mg。首先,患者在12:00以后已无肢体抽搐,医方在12:00以后至第二天17:50又使用了600mg安定,违反了临床药物使用原则(适应证和用量),且不排除因“安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加重患者“意识丧失”程度和/或“意识丧失”恢复困难程度。
患者意识丧失后,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动过缓、间歇性交界性逸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后发生的室早二联律等心律失常,应与短时间内大剂量安定药物使用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⑨急性脑血管病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等。患者经行动脉造影术未见有冠脉粥样硬化性改变等,即无冠心病的器质性病理生理基础,而患者仍有心律失常和晕厥史时,医方应考虑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并积极性相应的辅助检查如颅脑CT、MRI等。
⑩传导阻滞属于冲动传导异常,可发生在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当局部心肌受抑制,使得不应期延长,可发生单向阻滞、完全性阻滞。传导阻滞可受体液、缺氧或电解质紊乱的因素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肌耗氧,提高冠脉灌注,改善心肌功能,缩小梗死范围,有效的控制AMI后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心梗发生后,只要没有禁忌证,应该尽早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医方于2011年2月9日、2月11日使用β-洛克,未见明显禁忌证。
3、关于医方对患者的护理方面
早期处理ACS护理:一般护理:护士迅速评估病人是否有高度危险性非常重要,立即让患者取舒适卧位,有心力衰竭患者予舒适半卧位、吸氧,连接好心电监护,有条件采用12导心电图监测。留置静脉套管针,备好急救药品及仪器。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增加心肌耗氧量;(2)严密病情监护:ACS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病情加重,要认真仔细观察患者意识、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生命体征、心电监护,有条件的监护设备可反应心肌缺血的前后变化(ST Map)。经常询问病人有无胸闷等症状,常规持续心电、血压监护3~5天,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3)用药过程的观察:护士应熟知心血管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使用方法及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注射泵控制速度,使用抗凝药物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尿道、便血、颅内出血等,必要时进行ACT的检测。
经审查护理记录认为其对于患者护理方面存在欠缺。
4、关于病历书写方面
医方病历书写不规范,如2011年2月7日9:00:主任医师危重查房(病危第一天,术后第二天),病历明确记载2011年2月5日下病危通知单,当日行手术,2月7日应当是病危第二天,术后第二天。住院病案首页门诊诊断、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并不相符合等。
(二)关于患者自身病情特点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属于临床危重急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以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也可以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近万人死于心脏疾病,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 很大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无临床症状,甚至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发生心源性碎死。
综上所述,XXX医院对被鉴定人XX的诊疗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其医疗过失行为与被鉴定人损害后果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医疗过失参与度理论系数值建议70%为宜。
五、咨询意见
1、XXX医院对被鉴定人XX的诊疗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2、医疗过失行为与被鉴定人XX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3、医疗过失参与度理论系数值建议70%为宜。
 
论证人: 王 鹏 法医学博士(主检法医师)
刘洪田 副主任医师
李生兴 法医学硕士
张继宗 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
               北京京城明鉴医学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件:1、部分参考文献;2、附表;3、图例
1、部分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3]北京市卫生局.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4]吕树铮.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3):261.
[5]高润林.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看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1):1061.
[6]王叶丽,李静.日周季节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 .
[7]王长远.214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规律分析[J].北京医学,2005,27(8):479.
[8]陈健.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与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04.
[9]陈健.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与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04.
[10]钱方毅,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九)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病情(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
[1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707—718.
[1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
[1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 ,29 : 3232-3361.
[1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关于心[16]房颤动病人治疗的建议,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 ,16 :1612-1731.
[1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瘸杂志,2001,29:710-725.
[19]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研究协作组.重组葡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69l-96.
[20]Kushner FG,Hand M,Smith SC Jr,et a1.2009 focused updates: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nmnagement 0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f updating t}Ie 2004 guideline and2007 focused update 1 and ACC/AHA/SCAj guidelin∞onpercutaneoua coronary intervemion(updating tlle 2005 guidelineand 2007 focused update):a repoa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ilpractice guidelirm.Circulation.2009。120:2271.2306.
 
 
 
 
 
2、附表:
医疗过失参与度等级对应表(供参考)

划分等级
理论系数值(%)
责任程度
赔偿参考范围(%)
A
B
C
D
E
F
0
10
25
50
75
100
很少部分
少部分
部分
大部分
全部
0
1~20
20~40
40~70
70~99
100

3、图例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