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医 学 鉴 定 论 证 意 见 书
京法[2013]临鉴论字第03号
一、基本情况
委 托 人:张丽婵(身份证号:XX)
委托事项:对被鉴定人XXX2011年11月25日X线片所示L4骨折系陈旧、新鲜骨折进行鉴定。
受理日期:2013年1月31日
受理材料:1、张丽婵身份证复印件1份;2、包头市第四医院住院病历(病案号:151421)复印件1份;3、CT片2张、X线片1张。
委托日期:2013年1月31日~2月5日
伤 者:XXX,男,身份证号:150203198711193996,住址:内蒙古包头市阿尔丁大街。
二、检案摘要
(一)案情摘要
据送检材料及委托人介绍:2012年11月25日,被鉴定人XXX与他人因纠纷被殴打致伤,伤后立即就诊于包头市第四医院。为明确被鉴定人XXXL4骨折系陈旧骨折还是新鲜骨折,现委托人委托我机构进行鉴定、论证。
(二)文证摘抄
(1)2012年11月25日~12月13日包头市第四医院住院病历(病案号:151421)摘:
入院时间:2012年11月25日21:30。
主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
现病史:患者昨晚8时左右被他人用脚踢伤腰背部,当时感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腰部外伤”、“头部外伤”收治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痛苦病容。
专科情况:腰部可见大小约6×8cm皮挫伤,平L4椎体处压痛(+),叩击痛(+),粘膜出血。
入院诊断:L4椎体骨折;头部外伤;腰部软组织损伤。
治疗意见:卧床休息;对症治疗。
病程记录:...入院后查体,腰部可见多出皮擦伤,触痛(+),以L4为重,结膜充血。
出院后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三、检验过程
1、检验方法
(1)参照《司法鉴定技术规范-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遵循医学科学理论、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实务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全面分析,综合审定。
(2)本案特邀请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张继宗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相关科室临床专家参与研讨。
2、阅片所见
(1)2012年11月26日腰部X线片(片号:E4322)示:L4椎体前缘上角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分离,骨折断端边缘不规整;椎体可见斜行致密带;椎间隙尚可;L4及其它诸椎体未见明显退行性改变如椎体骨小梁稀疏、 椎体骨皮质变薄、楔形变及终板硬化等明显改变。
(2)2012年12月18日腰部CT片(片号:B033468)示:L4椎体前缘上角粉碎性骨折,骨折线清晰,椎旁肌略显饱满。CT定位片可见骨折块边缘呈高密度硬化改变,边缘较为光滑。
四、分析说明
根据现有案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结合专家意见,现分析如下:
1、脊柱骨折(椎体骨折)生物力学机制
(1)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四肢和头颅均直接或间接附着其上,故身体任何部位的冲击力或压力,均可能传导到脊柱,造成损伤。绝大多数的脊椎骨折均发生在脊柱活动范围大与活动度小的变动处,此处也正是生理性前凸与后凸的转换处,如L4-5。
(2)在打架斗殴过程中,由于身体常处于相对不固定状态,当外力作用于身体时,可致椎体部位产生旋转剪力作用(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旋转,下一个椎体的前缘上角,可被纤维环撕脱,但椎体高度不变)、屈曲旋转力作用(可同时有椎体前缘的撕脱及压缩骨折改变),从而椎旁肌肉、韧带和腹部肌肉剧烈收缩,产生的强大暴力,脊柱将承受轴向和屈曲的压力载荷,可导致脊柱骨折,而椎体上缘骨折并不少见。单椎体骨折是其特点之一。
本例伤者系在与他人厮打过程中L4骨折,符合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及发生机制。
2、新鲜(骨折急性期)、陈旧椎体骨折的鉴别、认定
(1)X线片可以初步鉴别新鲜与陈旧椎体骨折,若观察到椎体楔形变基础上伴骨硬化、骨质增生, 终板硬化,提示为陈旧骨折。终板硬化与骨折修复或应力集中反复作用有关, 骨质增生是椎体退变、陈旧损伤与修复积累的改变。骨质疏松陈旧性椎体骨折常为多个椎体骨折。
(2)有明确的外伤史, 伤后胸、腰背疼痛, 且局部叩、压痛(+),与影像检查发现的骨折水平相符时, 提示为新鲜骨折; 若从X线片观察到清晰皮质断裂或CT上观察到清晰的骨折线如椎体纵向裂纹、椎旁软组织肿胀、出血等间接征象或影像学动态改变, 则可确认为新鲜骨折。
本例伤者于2011年11月25日受伤,伤后立即就诊于包头第四医院;伤者主诉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医方查体见背部软组织擦挫伤、粘膜出血(提示外力直接作用部位),平L4椎体处压痛(+),叩击痛(+),且与影像片所示骨折平面相吻合。11月26日X线片所示L4骨折具有新鲜骨折特点,12月18日CT所示有陈旧性骨折影像学改变,影像片所示骨折随着时间推移呈动态改变。
综合分析认为,被鉴定人XXX2011年11月25日X线片所示L4骨折符合新鲜骨折(急性期)改变。
五、咨询意见
被鉴定人XXX2011年11月25日X线片所示L4骨折符合新鲜骨折(急性期)改变。
论证人:王 鹏 法医学博士(主检法医师)
刘洪田 副主任医师
李生兴 硕士研究生(法医师)
张继宗 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
北京京城明鉴医学科技
二○一三年二月五日
附件:1、影像学资料;2、主要参考文献;3、实例
1、影像学资料
伤者
姓名
|
XXX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87/11/19
|
|
事由
|
故意伤害
|
主要
损伤
|
L4骨折
|
 
|

 
|
L4骨折,骨折线清晰,边缘锐利
|
L4骨折,椎旁肌肉略饱满
|



|
 
|
L4骨折,断端硬化
|
L4骨折,骨折块边缘较光滑
|
2、主要参考文献
[1]姚翰.骨关节创伤X线读片-脊柱外伤X线读片(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2]史金辉.癫痫发作致脊柱胸腰段多椎体骨折一例报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lO.
[3]杨明亮.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
[4]张雪哲.脊柱损伤的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88, 22(4):227.
[5]李子荣.脊柱损伤分类及治疗的新概念[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86, 3: 132.
[6]邓生德.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及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 附72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5).
[7]白人驹. 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649 - 675.
[8]唐海.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0,10 (10) :979.
[9]吴恩惠. 医学影像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4.
[10]梁福民,殷好治. 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21.
[11]陈星荣, 沈天真, 段承祥, 等.全身CT 和MRI[M].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750~755.
[12]徐建春.影像学诊断脊柱骨折相互意义的研究,2006.
[13]王宏伟.脊柱骨折的X 线、CT、MR 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07,4 (33) 97~98.
3、实例

CT显示清晰的骨折线,提示骨折为新鲜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