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民国时期指纹技术标准之争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4日 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42) 摘 要:现代指纹技术自民国时期引入中国。但受特殊历史时期影响,英国的亨利制度、阿根廷
日期:2021/8/11       浏览次数:334

 

民国时期指纹技术标准之争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4日

 

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42)

 

 

摘 要:现代指纹技术自民国时期引入中国。但受特殊历史时期影响,英国的亨利制度、阿根廷的武赛蒂赫制度、德国的汉堡制度、法国的埃蒙培尔制度等不同指纹技术,几乎同时在中国不同地区得以探索和实践。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限制了鉴定标准的统一和侦查协作的开展。1936年内政部、司法行政部决定设立指纹调查委员会开展全国指纹技术标准统一工作,并认为应“依据中国人民之指纹出现状况”确定统一的指纹鉴定标准。但通过不同编码技术的分析不难发现,学说派系之争、人际关系和地域差异等因素超越了技术分歧本身,以致统一任务未能完成。当下指纹鉴定标准的统一与选择应组织专家委员会,在数据库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定立,以建立指纹证据采信规则。

 

关键词: 民国;指纹技术;指纹分类;技术标准;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 DF794.1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0.04.015

文章编号: 1671-2072-(2020)4-0088-08

 

摘自《中国司法鉴定》2020年第4期

全文见附件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