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周强
本文将刊登于《人民司法》2022年第31期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选举结果充分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共同心愿,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奋发有为。前进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讲,在于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报告举旗定向、总揽全局、气势恢宏、思想深邃,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大会通过的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实践探索和重要成效,阐明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意义,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
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全党更好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同意把党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内容,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党章,对激励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作出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庄严宣告,党章据此作出相应修改,有利于全党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聚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意志和力量。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推动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与党和国家工作战略部署上来,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断以发展新业绩续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党章根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作出相应修改,有利于激励全党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朝着既定奋斗目标勇毅前行。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内容写入党章,对全党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统战工作、外交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入党章,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有利于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推进祖国统一,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把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许多新的重大成果和成功经验写入党章,有利于推动全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总结吸收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同总纲部分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有利于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大会闭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法院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部署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立足司法职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一、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二十大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于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提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报告鲜明提出“三个务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谨慎。报告总结新时代10年来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3件大事,高度评价这是“三个历史性胜利”,并从16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报告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提出“六个坚持”,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金钥匙”。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系统阐述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在总结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时充分肯定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等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成就,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并专章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对严格公正司法作出系统安排,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专章论述全面依法治国,这在我们党的20次代表大会中是第一次,意义重大而深远。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人民法院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风险挑战,准确把握机遇挑战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法院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职责定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做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做到知责明责、知重负重、担责尽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党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深刻领会“五个牢牢把握”,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将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所作的“动员令”,是最权威的辅导报告,为我们更好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引导广大干警紧紧围绕“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一)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报告系统总结了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步,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从理念到实践、从体制改革到科技应用、从作风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回望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人民法院必须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落实到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上,坚决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应对风险挑战、攻克改革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水平,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持续用力,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新时代10年全面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也是1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不折不扣做到“十一个坚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作出重大历史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风范,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人民法院必须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卓越功勋,深刻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领会其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贯彻到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深刻领会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好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深刻领会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力量,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底气、定力,始终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深刻领会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精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推进司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推动人民司法事业与时俱进。深刻领会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坚持把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制定司法政策的着力点,发扬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的精神,善于聆听人民心声和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始终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深刻领会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用系统观念分析司法职能定位、推进法院改革发展、解决错综复杂矛盾,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深刻领会坚持胸怀天下的情怀担当,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立足中国司法实践,回答世界法治难题,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努力以中国司法智慧、中国司法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好地服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突破,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人民法院必须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前进道路上始终坚持五项重大原则,增强使命意识和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握本质属性,坚定正确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司法职能发挥,还是法院自身改革发展,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的向往。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摒弃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不断完善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的司法政策措施,更好发挥司法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和平衡利益关系、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依法服务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摒弃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在司法裁判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深入推进法治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拓展国际司法务实合作,立足司法职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凝聚法治力量、贡献中国智慧。牢牢把握前进道路上的五项重大原则,牢记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四)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1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作了总结,并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为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指明了方向,必将指引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新修改的党章,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树立新时代正确司法理念,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抓好高素质专业化审判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健全符合司法工作规律的素质培养、选拔任用、从严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法院队伍。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深入践行“三严三实”,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真抓实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依法严惩腐败犯罪,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积极配合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助力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健全一体推进“三不腐”制度机制,坚决彻底肃清沈德咏流毒影响,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深刻汲取沈德咏、孟祥、王林清等反面典型教训,提高党性觉悟、强化法纪观念,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