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凌云,张效礼.2017年度全国司法鉴定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18(3):96-100.
[2]刘鑫.当事人起诉鉴定机构16例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6):458-460.
[3]陈军,郭兆明.浅谈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地位———1例当事人起诉司法鉴定机构案件引发的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17(1):69-72.
[4]刘京蒙,张云波.当事人认为鉴定意见错误,能够起诉鉴定机构要求损害赔偿[J].中国检察官,2014(10):24-26.
[5]陈如超.鉴定纠纷及其解决机制———基于民事司法鉴定的实践逻辑[J].证据科学,2017(2):225-248.
[6]常林.谁是司法鉴定的“守门人”?———《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五周年成效评析[J].证据科学,2010(5):618-632.
[7]冯建生.司法鉴定错误损害赔偿诉讼的法理基础与实证考察[J].北方法学,2017(3):57-64.
[8]邓甲明,刘少文.深入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创新发展[J].中国司法,2015(7):25-31.
[9]孟焕良,齐奇.在“两会”播撒法治种子[N].人民法院报,2014-03-07(11).
[10]刘长.中国式专家证人出庭 公家不再垄断司法鉴定话语权[N].南方周末,2013-07-04.
[11]杨际平等.司法鉴定的困境与出路———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的实践探索[J].人民法治,2016(5):88-92.
[12]陈如超.鉴定纠纷及其解决机制———基于民事司法鉴定的实践逻辑[J].证据科学,2017(2):225-248.
[13]李瑛.北京市司法鉴定实践运行状况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6(4):102-106.
[14]刘涛,霍晟.司法鉴定中民事赔偿责任之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09(5):84-86
[15]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增补本.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12-326.
[16]冯建生.司法鉴定错误损害赔偿诉讼的法理基础与实证考察[J].北方法学,2017(3):57-64.
[17]汤维建,徐枭雄.民事司法鉴定意见的评价机制论纲[J].中国司法鉴定,2018(3):1-9.
[18]冯建生.司法鉴定错误损害赔偿诉讼的法理基础及实践考察[J].北方法学,2017(3):57-64.
[19]王有民.法院受理鉴定结论争议诉讼案的法律思考[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4):294-296.
[20]郭华.争议鉴定结论的选择适用规则研究[J].法律适用,2005(3):55-58.
[21]陈如超.鉴定纠纷及其解决机制———基于民事司法鉴定的实践逻辑[J].证据科学,2017(2):225-248.
[22]汪建成.专家证人模式与司法鉴定人模式之比较[J].证据科学,2010(1):17-28.
[23]陈如超.论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的衔接机制[J].证据科学,2018(3):281-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