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临床鉴定视角下瞬目反射检查 应用价值探析91 2024 年 10 月下 法制博览 法医临床鉴定视角下瞬目反射检查 应用价值探析 王 昊 安徽百友司法鉴定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瞬目反射是一种基于人体保护目的的防御性脑干反射检查,类似于临床检查中的角膜 反射,主要通过电信号刺激使眼轮匝肌活动得以实现,是目前临床医学中较为常用的神经学检查 方法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瞬目反射检查在司法鉴定活动中也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司法鉴定活动中,瞬目反射主要用于因损伤导致面瘫的鉴定。笔者据自 身多年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鉴定案件,通过对瞬目反射检查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归纳,在本文中对瞬 目反射的基本原理、检查记录和结果分析等进行阐述,对瞬目反射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鉴定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瞬目反射;司法鉴定;应用价值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简称 BR)是一种基 于人体保护目的的防御性脑干反射,类似于临床 检查中的角膜反射,主要通过电信号刺激使眼轮 匝肌活动得以实现,是目前临床医学中较为常用 的神经学检查方法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相 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瞬目反射检查在司法 鉴定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 。在司法 鉴定活动中,瞬目反射主要用于因损伤导致面瘫 的鉴定。笔者据自身多年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鉴定 案件,通过对瞬目反射检查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归 纳,在本文中对瞬目反射的基本原理、检查记录 和结果分析等进行阐述,对瞬目反射在法医临床 鉴定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鉴 定同仁提供参考。 一、瞬目反射基本原理 瞬目反射是通过刺激一侧的三叉神经眶上 支,使眼轮匝肌受刺激后产生收缩运动,进而产 生瞬目动作,用肌电图仪记录在此过程中的眼轮 匝肌电位变化。瞬目反射主要记录三种波形,分 别是:R1、R2、R2´。 (一)R1 波形 R1 的神经传导途径是,先由三叉神经传导 至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经面神经核,再传导至同 侧面神经,中枢结构位于脑桥[1-2]。R1 仅涉及 1 ~ 3 个神经元,故其神经反射属于少突触反射, 其潜伏期变化较小,其波形也具有相当好的稳定 性,不易出现“适应性”。面神经损害时,R1 波 形异常敏感,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R2 和 R2´ 波形 R2 的神经传导途径是,先由三叉神经传导至 脑桥,沿三叉神经脊束核下至延髓,与网状结 构的中间神经元进行多突触联系,而后上行传 导至同侧和对侧的中间神经元和其中多处神经 元,最后再沿面神经核至面神经,中枢结构位于 延脑[1-2] 。R2 涉及多个神经元,故其神经反射属 于多突触反射,检查时很容易受到丘脑、大脑皮 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潜伏期变动大,波形稳 定性也较 R1 差,经常会引起“适应性”。由于不 同的传导途径,R2 波的潜伏期较 R1 长。 R2´ 是 R2 的对侧波形。由于 R1 只可引出同 侧波,而 R2 在左右双侧都可以引出,为了区别两 个波形,所以同侧的称为 R2,对侧的称为 R2´。 二、瞬目反射检查记录和结果分析 (一)检查记录 瞬目反射检查与其他神经肌电图检查相仿, 要求被检人平卧于检查床上,全身呈放松状,眼 睑处于微闭状态,将双侧表面记录电极分别贴于 左右下眼睑中部,参考电极分别贴于左右眼角外司法理论与实践 92 侧颞部。刺激表面电极贴于一侧的眶上切迹处 (阴极置于此处,阳性置于阴极上方),一般采用 0.2ms 方波脉冲电流进行刺激。 一般采取先左后右的方式进行检查。即按上 述方法贴置好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后,将刺激电 极置于左侧,连续刺激 4 至 5 次,取 R1、R2 叠 加后的最短共同点,测量记录潜伏期和振幅。休 息片刻后,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位置不变,将刺 激电极贴置于右侧,再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刺激和 记录。测量记录时,一侧刺激均记录两侧潜伏期 和振幅[1-2] 。 每次检查时一般要间隔 5 至 10 秒,不宜反复 多次刺激,间隔时间过短或刺激次数过多会导致 R2 出现“适应性”,即波形整体振幅降低,结果 难以辨认。由于 R2 波形是多神经元形成的复合 波,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一般推荐在检 查第 3 至 4 次左右波形叠加时较好确认。 (二)正常参考值 R1 波形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在 13ms 内,左 右 R1 波形对比相差在 1.2 ~ 1.8ms 范围。不同 个体在 R1 波形振幅上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认为, 左右 R1 波形振幅相差 50% 以上才可以视为异常。 R2 和 R2´ 的波形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在 40ms 内,左右 R2 波形对比相差在 5ms 内。R2 振幅与 R1一样,左右相差50%以上才考虑存在异常[2-3] 。 (三)结果分析 瞬目反射检查报告主要体现两部分内容,一 部分是被检人的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是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分为波形图和结果数据,结果数据包 括振幅和潜伏期,一般是通过与正常参考值对比 和左右双侧对比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瞬目反射主要分析的是三叉神经、面神经、 脑干是否存在病变。三叉神经病变表现为神经传 入性障碍,面神经病变表现为神经传出性障碍, 具体分析判读如下: 1.三叉神经病变 当三叉神经存在病变,刺激病变一侧时,病 变侧的 R1、R2 和健侧 R2´ 三者波形潜伏期都表 现为异常;当刺激健侧时,健侧的 R1、R2 和病 侧的 R2´ 三者波形潜伏期都表现为正常。说明病 变侧的三叉神经在电信号刺激时,传入途径受到 影响;而刺激健侧时,传入途径未受到影响。 2.面神经病变 当面神经存在病变时,刺激病变一侧时,病 变侧的 R1、R2 潜伏期均呈异常,但健侧的 R2´ 呈 正 常;当 刺 激 健 侧 时,健 侧 的 R1、R2 潜 伏 期均呈正常,但病变侧的 R2´ 呈异常。说明病 变侧的面神经在电信号刺激时,病变侧的传出 途径受到影响,但健侧无影响;而刺激健侧时, 依然是病变侧的传出途径未受到影响,但健侧无 影响。 3.脑部病变 当脑部存在病变时,通过 R1、R2 和 R2´ 可 以反映病变位置。如脑桥局限性病变时,R1 表 现为一侧潜伏期延长,而 R2 和 R2´ 可以表现为 正常;广泛脑桥病变时,双侧 R1、R2 和 R2´ 均 表现为异常;当脑桥上部或中脑损害时,R1、 R2、R2´ 多表现为正常[2]。 (四)临床医学价值 瞬目反射检查在临床医学中主要用于三叉神 经、面神经、脑桥损害诊断,可以用于头部手术 预后监测[4] 。此外,还可以用于帕金森病等疾病 的[5-6]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价值。 三、瞬目反射在法医临床学中的应用 瞬目反射检查可以作为评价被鉴定人面神经 是否存在损害的认定依据,还可以作为分析判断 被鉴定人面瘫是否与中枢系统损害存在关系的鉴 别依据。 (一)人体损伤程度鉴定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 准》)第 5.2.2p 条款规定“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 肌大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斜” 为重伤二级;第 5.2.3p 条款规定“面神经损伤致 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 歪斜 ”为轻伤一级。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适用指南》(以 下简称《标准指南》)中规定[7] ,面神经损伤 检验时需依据面部损伤情况等临床表现,辅以电 生理等检查而判断。《标准指南》指出,本标准 中涉及的面瘫主要是指外周性(核下性)面神经 损伤,其中《标准》中第 5.2.2p 条款规定的面肌 大部分瘫痪须有面神经中五个分支中的三支以上 损伤遗留面瘫。93 2024 年 10 月下 法制博览 (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分 级》)第 5.5.1.4 条款规定“双侧完全性面瘫” 为五级伤残;第 5.6.1.4 条款规定“一侧完全性 面瘫”为六级伤残;第 5.7.1.3 条款规定“双侧 大部分面瘫”为七级伤残;第 5.8.1.4 条款规定 “一侧大部分面瘫,遗留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 斜”为八级伤残;第 5.9.1.4 条款规定“一侧部 分面瘫,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为九 级伤残;第 5.10.1.3 条款规定“一侧部分面瘫” 为十级伤残。同时,《分级》附录 B 第十八条款 规定“完全性面瘫是指面神经 5 个分支(颞支、 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支配的全部肌肉 (包括颈部的颈阔肌)瘫痪;大部分面瘫是指面 神经 5 个分支中有 3 个分支支配的肌肉瘫痪;部 分面瘫是指面神经 5 个分支中有 1 个分支支配的 肌肉瘫痪 ”。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指南》(以 下简称《分级指南》)中规定[8] ,本标准所称的 面瘫主要指外周性(核下性)面神经损伤。面神 经的 5 个分支包括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 颈支,其中颞支损伤的临床表现为伤侧额纹消 失且不能皱眉;颧支损伤的临床表现为伤侧闭眼 困难或者不能;颊支损伤的临床表现为伤侧表情 肌活动减少、表情僵硬;下颌缘支损伤的临床表 现为伤侧口角歪斜、鼓腮时口角漏后;颈支损伤 的临床表现为伤侧颈阔肌功能受限。 (三)瞬目反射的法医临床学应用价值 面部周围神经损伤可以影响面肌活动,面神 经颧支主要支配颧大肌、颧小肌、眼轮匝肌,颧 支损伤时可造成闭眼困难或不能,瞬目反射检查 是确定此处损伤的理想电生理检查项目,故瞬目 反射又称为眼轮匝肌反射[2]。 外伤导致面神经颧支损伤,出现生理性或功 能性麻痹或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时[8] ,可以通过多次瞬目反射检查明确诊断,通 过动态检查还可以分析判断其神经损伤是否达 到临床稳定,是否满足鉴定时机的要求。 《标准指南》和《分级指南》均指出,面瘫 主要是指外周性(核下性)面神经损伤,也就是 说如果认定颧支损伤时,瞬目反射结果应为:当 刺激伤侧时,伤侧的 R1、R2 潜伏期均呈异常, 但健侧的 R2´ 呈正常;当刺激健侧时,健侧的 R1、R2 潜伏期均呈正常,但伤侧的 R2´ 呈异常。 四、结语 瞬目反射检查是一种检查人体面部神经传导 系统状况的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在规范操作条 件下,可以客观地反映被检查人眼轮匝肌传入 和传出途径是否存在病变。法医临床鉴定中可以 通过此检查,分析判断面神经颧支是否存在损 害,结合被鉴定人的损伤早期情况(如创口位 置、深度等)、病历记载情况(如手术记录等)、 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判断被鉴定人是否符合 《标准》《分级》规定的损伤程度或伤残等级。总 之,瞬目反射检查在法医临床学面神经损伤的鉴 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笔者认为,涉及面神 经损伤鉴定时宜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在考虑颧支 损伤遗留面瘫时,应作为必检项目。 参考文献 [1] 王珏.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4:83-85. [2] 黄光,汤晓芙.瞬目反射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 2):115-116. [3] 张燕,康素玲.瞬目反射对周围性面瘫的诊断价值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 6):79-80. [4] LIU J J,FAN X,YANG L R,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Blink reflex and facial corticobulbar motor evoked potential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tumor surgery [J].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2(4 162):165-173. [5] JANSEN T S,GUNEY G,GANSE B,et al.Videobased analysis of the blink reflex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J].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2024,2(3 1):43. [6] ROBERT R,LSTVAN F,LASZLO H,et al.Blink Reflex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Compared to Diseases Affecting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and Healthy Controls [J].Brain Sciences,2023,1(3 10):1384. [7] 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适用指南[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4-25. [8] 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 装备管理局.《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指南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8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