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日期:2025/7/24       浏览次数:38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肺结节的患病率如何


  • 肺结节的发病率35.5%,其中诊断为肺癌的肺结节分别占0.54%;

  • 年吸烟量超过30包的人群肺结节的发病率为25.9%,其中诊断为肺癌的占 1.1%;

  • 孤立性肺结节在30岁以下人群中的恶性率为1%~5%,70岁人群肺结节恶性率可达80%以上

  • 单纯性磨玻璃样肺结节(pGGN)的恶性比例可达59%~73%,伴有实性成分的GGN(mGGN)恶性比例可高达80%以上




    肺结节的分类

  • 大小:微小结节<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肺结节10-30毫米;肺肿块>30毫米。

  • 密度: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高危人群的定义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 吸烟≥20 包/年(或400 支/ 年),或曾经吸烟≥20 包/年(或400 支/年),戒烟时间<15 年;2)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影像学部分有关问题

  • 不推荐X线胸片用于常规肺部结节的评估

  • 推荐肺部结节患者行胸部CT薄层扫描

  • PET-CT对于大于8毫米的实性结节无法确定良恶性时可以考虑,对纯磨玻璃结节或实性成分小于8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无明显优势




影像学良恶性诊断要点


    以下特征倾向恶性:

  • 结节较大

  • 圆形或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 分叶、毛刺、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

  • 瘤肺边界清楚但不光滑或者毛糙甚至有毛刺

  • 密度不均匀,实性成分超过50%

  • 支气管被包埋伴局部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

  • CT增强示强化>15HU

  • 随访中出现恶性特征、病灶增大、实性成分增多、血管生成


    以下特征倾向良性:

  • 结节较小

  • 无分叶,周围纤维条索、胸膜增厚

  • 边缘模糊或边缘清楚光整

  • 小于5毫米密度均匀的纯磨玻璃结节常提示不典型增生

  • 随访中短期内外部特征变化明显、密度变淡、迅速变大,实性结节2年以上仍稳定




    临床处理策略


    孤立性实性结节:

  • 8-30毫米:视恶性概率高低选择每半年随访、增强CT或PET-CT、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手术与否还要综合考虑手术风险大小

  • 小于8毫米:分为小于4毫米、4-6毫米及6-8毫米视恶性可能性大小,选择3-6个月、6-12个月或12-24个月随访复查,稳定后仍年度随访复查。

    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

  • 小于等于5毫米:6个月复查,此后年度复查

  • 大于5毫米:3个月复查,此后年度复查

    孤立性混合磨玻璃结节:

  • 小于等于8毫米:3、6、12、24个月复查

  • 大于8毫米:3个月复查,若持续存在建议进一步PET、非手术或手术活检切除等

   非孤立性多发性肺结节:

  • 全面综合评估、密切随访、早期处理(个人以为相对孤立性结节,多发结节的处理在同等恶性概率下更要慎重)



    小结

  • 肺结节可按数量(孤立性、多发性)、直径(微小结节、小结节、肺结节)、密度(pGGN、mGGN)进行分类;

  • 薄层、低剂量CT扫描是检测和诊断肺结节的首选方法,强调关注结节外部结构和内部特征,功能显像为区分良恶性提供更多依据;

  • 连续CT扫描密切随访观察、非手术活检和外科手术是肺结节的基本处理策略,直径≤8 mm的肺结节筛查肺癌高危因素,以随访为主;8~30 mm的肺结节评估恶性肿瘤概率,因地制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