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法律法规
司法鉴定标准
医疗法规
其它相关法规
司法鉴定行政法规
法律法规资源库
医疗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医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9-18   牙酸蚀病是较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脱钙缺损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缺损外,还有牙齿对冷、热、
日期:2016/6/8       浏览次数:5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9-18 

  牙酸蚀病是较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脱钙缺损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缺损外,还有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是生产和使用酸的工人的一种较常见口腔职业病。 
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381-1996)。2002年为了配合《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 对本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与2002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002版标准只适用于职业活动中较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引起的牙酸蚀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除了酸雾和酸酐,其他的酸性物质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牙酸蚀,而且由其他酸性物质引起的牙酸蚀病非常常见,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健康,本次修订增加了“其他酸性物质引起的牙酸蚀并的诊断及处理”。 
二、增加了单个牙酸蚀判定的内容。根据牙酸蚀的发生演变过程,按牙体组织结构的缺损情况进行诊断分级,把唇面牙釉质实质性缺损作为诊断起点。在临床上单个牙酸蚀可分为四级。这部分内容在原来的标准中是放在了附录中,使用上不方便,而且不符合标准编写的要求,所以本次修订将附录中的诊断内容放在了正文中。

 

  相关链接: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

相关链接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