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医疗纠纷
杀人案例
强奸案例
专家论证意见
民商事案件
损伤程度
典型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司法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司法案例
专业检测一块腿骨两份血样还原100余年前历史真相 司法部司鉴所破解裴多菲之死谜团
日期:2017/3/2       浏览次数:306
专业检测一块腿骨两份血样还原100余年前历史真相
司法部司鉴所破解裴多菲之死谜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著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诗句跨越时间、民族、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一生写下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和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作为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领袖之一,裴多菲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生死之谜流传着多种版本:有人说他战死在瑟什堡战役中,有人说他被俄国人俘虏,还传说有人在西伯利亚看到过他的坟墓……

今年2月,经过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司鉴所)反复验证,围绕着裴多菲100多年的遗骨谜团终于尘埃落定。

DNA之谜25年未解

今年3月15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河畔,站在茜茜公主桥东南侧的裴多菲塑像前,中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法医物证学研究室主任李成涛等人感慨万千。过去的一个月里,他们曾亲手触摸这位著名诗人的遗骨,为之进行DNA检验。

去年9月,位于上海的司鉴所收到一份特殊的委托申请。申请人是匈牙利裴多菲委员会主席莫尔毛伊·费伦茨,申请事由是请法医DNA专家将疑似裴多菲遗骸与裴多菲姨妈存世的第六和第七代女性后裔血液样本进行比对,以查明疑似裴多菲遗骸真实性。

此前,李成涛只知道裴多菲是匈牙利著名诗人和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自由与爱情》,从未听说过裴多菲遗骨的事情。

1823年,裴多菲出生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匈牙利小城萨堡德沙拉斯。他到底是战死了还是没有死,一直都是个谜。

前苏联解体后,大量历史档案逐步开放,有人在1849年被俄国俘获战俘名单中查到了裴多菲的名字,且有资料记载他被流放到贝加尔湖附近。有传言说,村中墓地里“埋着一位名叫彼得罗维奇的外国革命者,是个诗人”。而这个名字,恰好与裴多菲的原名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符合。

1989年,一支由多国专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赴西伯利亚寻找裴多菲的下落。墓穴地表痕迹早已消失,考察队扩大挖掘范围,先后挖开20多座墓穴,终于在其中一处墓穴挖出的遗骨中有所发现。

匈牙利、前苏联和美国的人类学专家研究发现,遗骨的其他特征与保存下来的裴多菲照片、服装以及各种文字对其生前的体征描述完全符合,因此断定极有可能是裴多菲的遗骨。此后,考察队将遗骨运往美国,在美国一家研究机构中作进一步检验。然而,除了最初人类学方面的考证可以得到印证之外,25年来,DNA技术上始终没有满意结果。

检验过程一波三折

“一块100多年的腿骨和两份裴多菲后代血样,其复杂亲缘关系鉴定难度之大可见一斑。司鉴所法医物证室克服种种困难,检验过程一波三折。”李成涛说。

被检遗骨年代久远,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陈年骨骼概念。骨骼的DNA主要来源于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但陈旧骨骼中DNA含量少且高度降解,给提取带来很大难度。

“目前关于100年以上骨头的DNA检验相关文献报道极少,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参照。为此,我们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认真比较和分析现已报道的骨头DNA提取方法的优缺点,结合以往经验,制定了多套方案同时进行。”李成涛介绍说。

为了增加提取DNA的总量,适当增加取材量对成功提取DNA和后续分型是必需的。攻关小组仔细观察发现,送检骨头骨松质几乎干涸且嵌有大量黑色素颗粒,只能选择骨密质作为提取检材。骨密质结构非常致密且具有一定厚度,可通过增加取材量提高提取到的DNA总量。但是骨密质的致密结构保护DNA的同时,也给骨细胞裂解带来困难。

攻关小组注意到,有报道称,陈旧性骨骼样本受时间和环境因素影响,骨骼中的糖蛋白等蛋白质可能和DNA产生亚甲基化学交联,而胍盐、尿素等能够促进DNA从蛋白上释放。攻关小组最终采用经过改良的骨头裂解前处理方法结合硅珠法,成功在送检腿骨中提取到基因组DNA。

“送检的两管血样提取时间为2008年3月25日,2014年9月4日到达上海之前,一直在常温条件下保存,2015年2月5日才送到所里,血样已经有味道了。”李成涛说,即使困难重重,攻关小组也要迎难而上。

由于比对样本是与裴多菲存在母系遗传关系的两名女性后代血样,因此只能进行线粒体DNA检验。为了得到可信的检验结果,攻关小组对线粒体DNA测序结果进行了反复验证和正反向比对。

最终检验结果提示,送检腿骨与血样间具有较近的生物学关系,客观上支撑该腿骨极可能为裴多菲本人的这一事实。

专业检测赢得赞誉

“20多年来,我到过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瑞士等国,委托过数家司法鉴定机构对这份样品进行DNA检验,都因为送检骨头年代久远以及亲缘关系复杂没有进行下去。这次贵所能从100多年前的骨头中得到遗传信息,工作人员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的水平令人敬佩。”拿到检测报告,仔细查阅每一页内容后,莫尔毛伊·费伦茨激动地说。

  2015年3月13日,匈牙利裴多菲委员会在布达佩斯召开裴多菲遗骨认定说明暨记者招待会,裴多菲委员会委员、人类学家、资深媒体记者、传记作家以及裴多菲后人出席会议。

  主要负责鉴定工作的李成涛和边英男受邀参会,李成涛代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介绍了本次DNA检验的情况。

  “通过这次检验,研究团队攻克疑难鉴定的信心增强了,可以说在超常规陈旧骨骼DNA检验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李成涛认为,这次检验不仅仅为司鉴所赢得了荣誉,更是中国司法鉴定人的自豪。

 
来源: 司法部政府网 (责任编辑:胡婧)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