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医疗纠纷
杀人案例
强奸案例
专家论证意见
民商事案件
损伤程度
典型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司法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司法案例
高招骗局迷人眼 家长考生要当心
日期:2017/5/25       浏览次数:254

高招骗局迷人眼 家长考生要当心

[案例来源]:四川新闻网
[案情摘要]:  今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在7月7日已经拉开序幕。在经历了紧张的高考,获悉了自己的分数之后,来不及片刻的放松,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又将面对另一场新的考验。大家现在普遍关心的焦点都开始聚集在关于大学招生的
[案例正文]:

  今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在7月7日已经拉开序幕。在经历了紧张的高考,获悉了自己的分数之后,来不及片刻的放松,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又将面对另一场新的考验。大家现在普遍关心的焦点都开始聚集在关于大学招生的有关信息上,都希望能上一所自己心目中满意的大学。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了解到,近几年在招生的录取过程中,有些考生却因为对相关政策、办法的了解不够,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而遭遇招生骗局。

  案例回放:受害者痛斥骗局

   案例A:家住城区小北街的小青同学去年参加高考,由于考得很不理想,他估计心目中的学校是没有指望了。可是开始录取不久,他却收到两份省外的“名校”寄来的通知书,而且还是学的本科。刚开始他还喜出望外,也没有询问老师和相关部门这个事情的真实性,等到开学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读的班级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班而是自考试点班。

   案例B:今年6月上旬,一位自称来自某某名校的“招生人员”彭某,向很多考生家长大肆吹嘘自己在这个学校掌握着部分的内部招生名额,需要交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等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再交,然而当家长把钱如数奉上之后便逃之夭夭。他利用此招先后从考生家长手里骗去现金13万余元。

   案例C:近几年出现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不熟悉,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需要划分数线,只要花上万元就可以搞定。很多人就是因为求学心切而上当受骗。

   透视行骗伎俩:教你轻松识破

   记者就有关招生方面的具体问题采访到相关业内人士,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很多考生家长的心理,从事着各种招生诈骗的活动,这些非法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破坏了高校招生的正常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伎俩1:假借名校背景,故意混淆普通高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区别。一些高校下属的独立学院和合作办学机构,打着这些名牌高校的旗号招生,有的还违规脱离计划体制招生,有些不法之徒还对外声称“分数不够可以用钱来买”,并借此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伎俩2:谎称有“内部指标”,这些骗子伪造文件、印章,在外面设立报名点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向家长谎称自己手中掌握着某些学校的“内部指标”、“机动指标”。

   伎俩3:利用“自主招生”的名义进行所谓的自由招生。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自主招生是近年来国家为了选拔拔尖创新型人才而对招生制度进行的一种尝试性改革。一些考生家长禁不住骗子的诱惑,以为这些“自主招生”的名额就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便任其摆布。

   伎俩4:利用假通知书骗取中介费、预付费。这些不法分子先是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到考生的相关考试信息,再用假的录取通知书骗取中介费,或者是在录取通知书到达考生之前就谎称需要提前支付一笔招生费用。

   伎俩5:声称“低分高录”行骗。社会上有一些公司和中介机构,利用一些非法的广告大肆宣传:可以专门为考试分数不理想的考生办理委托手续,帮考生联系上好大学。可是在一些家长听信并交纳了高额的费用之后,却不仅办不成事还耽误了宝贵的入学时间,真是追悔莫急。

   专家支招:切莫抱侥幸心理

   据有关方面专家介绍,一系列的招生诈骗活动几乎都是以骗钱作为目的。正规的高等院校招生是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的,绝对不会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介入到招生录取工作中。未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或者未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录取的招生,都是属于非法的招生。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到:“近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的是‘六公开、五监督、六不准’的阳光招生措施,明令禁止各类院校招生人员、各级招生机构工作人员,均不得在政策规定之外,私下违规操作,或者许诺录取,更是绝对禁止任何个人和单位向考生、家长收取任何形式的钱财物。”

   专家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在正常入学缴费时一定要到学校的财务部门。二是对于录取通知书不是学校直接寄过来而是通过个人或者中介转交的,要提高警惕,在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向权威部门核实、查证。三是当有人打着各种名号提出“要给某人或某单位多少钱,录取就好办的多”的话时,千万不可轻信,一定要坚决抵制这种违规违法的交易,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尽量收集原始证据主动向相关的纪检、监察、公安和教育主管部门反映、举报。

   最后专家还建言:让大家共同来维护公平、公正的招生录取工作,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