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医疗纠纷
杀人案例
强奸案例
专家论证意见
民商事案件
损伤程度
典型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司法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司法案例
唐山一男子见义勇为成被告 好人担责冤不冤、
日期:2018/1/11       浏览次数:195

 

唐山一男子见义勇为成被告 好人担责冤不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年伊始,河北唐山男子朱某收到一张法院传票。2017年12月1日,张某之子张某凯状告朱某:因朱某的追赶,其父被火车撞击身亡,要求赔偿各项费用共60余万元。

  “原本是想做好事,没想到却给自己招来了麻烦。”面对法院传票,朱某无奈地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7年1月9日中午12时左右,在河北滦南县柳赞镇,张某驾驶摩托车在一路口左转时,将后方驶来的一辆摩托车撞倒,驾驶员头部着地,瘫倒在地,肇事者张某惊慌之中逃逸。看到这一幕,朱某立刻驾车去追赶肇事者,同时打电话报警。

  网上有朱某实名认证的微博,讲述了事发过程,还有一段据称是朱某手机拍摄的视频。视频显示,逃逸男子先是骑着摩托车离开现场,随后弃车,徒步逃逸,朱某也下车徒步追赶。之后,肇事男子张某翻越铁路隔离网,沿铁轨向前走,朱某仍然追随,并喊话说已经报警。这时一列火车开过来,张某不幸被撞身亡。

  朱某认为,自己当初这么做是“见义勇为”,现在成了被告,觉得“很冤”。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滦南县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碰撞

   见义勇为者应受法律保护

  朱某作为路人,为了社会正义追逐肇事逃逸者,这种精神值得点赞。逃逸者被撞身亡,并非朱某主观意愿,纯属意外,朱某的见义勇为做法应当受到法律保护,要不以后谁还敢做好事?

  石家庄市民 陈先生

  追随与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朱某驾车追随肇事逃逸者,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且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属于见义勇为。朱某在“追随”过程中始终与张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且一边追随一边报警,对张某的安全不存在很大威胁。张某的死亡原因在于,他明知铁路隔离区域存在危险,仍翻越隔离网。朱某的追随和张某的死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北京律师 王殿学

  如何认定紧追不舍很关键

  这件事要分两个阶段来看,开始朱某追赶并报警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后来,当张某翻越铁路护栏后,客观上存在危险。朱某仍紧追不舍,就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那么,此时的“紧追不舍”就值得反思了。

  时评人 余先生

  要一分为二看待见义勇为

  肇事者家属提起诉讼,是其法定权利,无可厚非。这并不影响公众对朱某的正面社会评价。讨论该案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见义勇为固然值得提倡,但需理性,涉嫌违法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北京律师 杜凤涛

  “见义勇为即免责”是误读

  “见义勇为”并不意味着必然免除法律上的责任。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的、特定的“见义勇为”法律认定,只是与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律概念存在相关性。对“见义勇为”行为,不应该以道德层面的价值判断来替代法律层面的责任认定。即便是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形之下的“见义勇为”,法律也规定了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而不是“见义勇为即免责”。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