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鉴定政策
中央&全国26省份
工伤/劳动能力/长期护理鉴定
相关文件汇编
(整理截至:2023-7-21)
序号
法规文件名称
总类
1
《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
2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
3
人社部《工伤认定办法》(2010修订)
3
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18修订)
4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21)
分年度中央法规文件
2022年文件
1
人社部《关于2022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核定基数的通知》(人社险中心函[2022]3号) (2022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948240元)
2021年文件
1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21)
2
国家医保局、民政部《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医保办发[2021]37号)
3
司法部《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规定》(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涉及劳动能力和保外就医鉴定!)
2020年文件
1
人社部、财政部、卫健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 (履职抗新冠肺炎,感染应认定工伤!)
2
人社部《关于2020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核定基数的通知》(人社险中心函[2020]4号)
3
国家卫健委等《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91号)
4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37号)
2019年文件
1
国家卫健委:关于发布《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等5项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9]5号)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2019年10月8日)
2018年文件
1
《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
2
人社部、民政部、国家卫计委《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
3
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18修订)
4
人社部《关于推进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便民化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04号)
2016年文件
1
人社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人社部发[2016]29号)
2
人社部《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
2014年文件
1
标准|国标(GB):《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2
最高法《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
3
人社部《关于实施修订后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81号)
2013年文件
1
人社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
2
国家卫计委等《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2010年文件
1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
2
人社部《工伤认定办法》(2010修订)
3
人社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10修订)
2002年文件
1
劳社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
地方规范性文件
华北地区
1
北京市人社局:关于贯彻实施《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劳鉴发[2014]128号)
北京市人社局等: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的意见(京人社工发[2018]158号)
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工伤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及费用限额标准》(京人社工发[2013]292号)
2
天津市人社局《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津人社规字[2019]2号)
天津市司法局《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细则(试行)》(津司发[2021]25号) (明确监狱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3
河北省人社厅《河北省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和文书基本格式》(冀人社字[2014]329号)
4
山西省人社厅等《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试行)》(晋人社厅发[2009]71号)
山西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山西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费用限额标准》(2019)
5
内蒙古人社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15修订)(内人社办发[2015]373号)
东北地区
1
辽宁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辽人社[2018]150号)
2
吉林省人社厅、省卫计委《吉林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吉人社联字[2015]78号)
3
黑龙江省劳社厅《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黑劳社发[2004]99号)
动态|黑龙江:哈尔滨劳动能力鉴定实现全链条闭环网办
华东地区
1
上海市人社局等:关于贯彻实施《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沪人社福发[2014]33号)
2
江苏省人社厅等《江苏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苏人社规[2016]2号)
江苏省人社厅等《江苏省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试行)》(苏人社发[2019]39号)
3
浙江省人社厅等《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若干意见》(浙人社发[2015]47号)
4
安徽省人社厅等《安徽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皖人社秘[2015]43号)
5
福建省人社厅等:关于贯彻实施《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闽人社文[2014]72号)
福建省人社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便民化服务工作的通知》(闽人社办[2018]293号)
6
山东省人社厅《山东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鲁人社规[2017]4号)
山东人社厅《山东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现场管理办法》(鲁人社规[2019]6号)
山东省人社厅等《关于转发人社部发[2020]91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21]83号) (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标准!)
华中地区
1
河南省劳鉴委《河南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豫劳鉴[2012]6号)
2
湖北省人社厅、省卫计委《湖北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鄂人社规[2015]3号) (2021年6月1日起废止,供参考对照)
湖北省劳鉴委《湖北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鄂劳鉴发[2015]1号) (2021年6月1日起废止,供参考对照)
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管理暂行办法》(鄂人社发[2010]52号)
湖北省劳鉴委《关于暂停省本级劳动能力现场鉴定工作的通告》(2021年8月5日)
湖北省人社厅、省卫健委《湖北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鄂人社规[2021]1号)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3
湖南省劳社厅《湖南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湘劳社政字[2004]27号)
华南地区
1
广东: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307号)
2
广西人社厅《关于自治区本级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权限下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桂人社发[2019]35号)
广西人社厅《关于推进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便民化服务工作的通知》(2018年11月27日)
3
海南省政府《海南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21修订)
西南地区
1
重庆高院《关于审理工伤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20年1月2日)
2
四川省劳鉴委《四川省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川劳鉴委[2004]5号)
3
云南省劳鉴委等《云南省劳动能力鉴定办法》(云劳鉴[2004]126号)
西北地区
1
甘肃省人社厅等《甘肃省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劳动能力鉴定办法》(甘人社通[2020]220号)
2
青海省人社厅《青海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青人社厅办发[2020]4号)
3
新疆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新人社办发[2014]56号)
新疆劳社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新劳社字[2007]126号)
行业动态
1
关注!湖北医生在家猝死未被认定工伤决定被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