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法律法规
司法鉴定标准
医疗法规
其它相关法规
司法鉴定行政法规
法律法规资源库
医疗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医疗法规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2-29   一、标准修订的意义   铅为灰白色软金属,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常见的品种有十几
日期:2016/6/8       浏览次数:550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2-29 

  一、标准修订的意义 
铅为灰白色软金属,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常见的品种有十几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铅的行业有:铅矿开采和冶炼;蓄电池制造和维修;制造含铅耐腐蚀化工设备、管道、构件等;交通运输行业的火车轴承挂瓦、桥梁工程、船舶制造与拆修;放射性防护材料制造;印刷行业;电子与电力行业;军火制造;化工行业;食品行业;油漆生产、颜料行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医药工业;农药工业;玻璃陶瓷工业;自来水管道和暖气管道连接铅封等。铅及其化合物的烟和粉尘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铅中毒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职业性铅中毒以慢性铅中毒为主,研制并及时修订其诊断标准,对指导临床医师明确诊断、实施临床救治、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合法权益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本次修订主要变化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间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本次修订对铅中毒的诊断起点和分级条件没有改变,只是在慢性轻度中毒诊断中删除了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指标,该指标在2002版标准中不是独立的诊断分级指标,且在实际诊断中很少应用,故标准修订对既往诊断病例不会有影响,保持了诊断起点和分级的一致性。为提高生物标本测定的准确性(血铅、尿铅等),本次修订提出了实验室测定的质量控制规范和质量保证措施。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铅中毒实验室检测指标应合理应用,血铅为接触铅的首选检测指标。但仅凭某一单项检测指标诊断铅中毒,往往有漏诊或误诊的可能,应该几项指标联合应用。 
(二)作为用于诊断的实验室指标,有别于一般临床实验室要求。国内外的既往和现今的实践证明,要准确表达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铅的中毒各项指标,必须要从经常被忽视的样品采集、传递、运输及检测分析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质量控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样品采集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对超出标准曲线的高浓度样品分析,应用检测方法使用的稀释剂准确稀释后进样;应以能准确表达基体相同或近似的标准物质作为评价检测质量的标准。作为复检,检测方法可选用: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18),血中锌原卟啉的血液荧光计测定法(WS/T 92),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174),尿中δ- 氨基乙酰丙酸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3)。 
(三)络合剂驱排试验主要用于一些长期在铅浓度超标环境下工作的铅作业工人,有临床症状而铅实验室检测指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者,药物可用依地酸钙钠。收集24小时尿进行铅测定,对络合剂驱排尿铅值,应参考本标准并结合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链接:关于发布《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等3项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