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颅脑损伤抢救医疗过失研讨分析
日期:2017/7/6       浏览次数:925

 北京京城明鉴法医学研究院

法医学专业意见书

   京法[2017]医论字第0135号

 

    一、简要案情

据送检材料载:患者XXX2016年10月31日因外伤呼叫急救车,急救以“醉酒、摔伤半小时余”予吸氧、静脉注射甘露醇250ml。2016年11月1日以“头部、胸部及腹部外伤时间不详”入AAA医院(以下简称“医方”),诊断为:1.休克 失血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左侧基底节出血? 4.脾脏破裂? 5.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6.腹腔积血 7.横突骨折(腰2、3、4右侧,腰3左侧) 8.多处软组织损伤 9.双眼及口唇外伤,予冰帽、止血、补液纠正休克等治疗,于当日死亡。现委托人对医方诊疗过程存有异议,故委托我院进行法医学专业论证、研究。

    二、文证摘抄

1.2016年10月31日120出诊单摘:

出车时间10月31日23时20分,到达时间10月31日23时31分。

主诉病史:醉酒、摔伤半小时余。到达现场后病人头部外伤、眼外伤、昏迷、醉酒史。

体检:BP130/70Kpa(mmHg)。意识:昏迷。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

病情:重。

急救处理:静脉250ml 甘露醇 ivdrip。护送:吸氧。

2.2016年11月1日AAA医院住院病案(病案号:00122734)摘:

入院情况:患者因“头部、胸部及腹部外伤时间不详”入院,入院查体: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面部及眼部多处损伤,胸腹部多处挫伤,呼吸急促,头面部见呕吐物,小便失禁。体格检查:T:不升P:130次/分,R:24次/分,BP:100/39mmHg,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双侧眼睑及口唇青紫水肿严重。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腹膨隆。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时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头及衣服见呕吐物,小便失禁,量血压100/39mmHg,心率120-130次/分,立即给予羟乙基淀粉706特血浆快速静滴,同时给予抽血化验血型及血常规,积极联系输血,给予冰帽、止血、补液纠正休克等治疗,0:40患者心率突然下降至36次/分,呼吸微弱,立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脏胸外按压,同时给予阿托品1mg加盐酸肾上腺素1mg静推,量血压测不到,给予多巴胺稀释后静滴,小苏打125ml静滴,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率60/分左右),心电监护示广泛导联ST段压低,患者窦性心律维持时间约20分钟后心跳出现骤停,继续给予心脏胸外按压及阿托品付肾素交替静推,经上述抢救措施后患者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血压测不到,无自主呼吸,心电图呈直线,抢救超过30分钟患者无生命体征恢复,宣布生物学死亡,家属及工友均不在场,继续心脏胸外按压抢救,后经法医拍照确认后送太平间。赵海云副主任医师,刘金鹏住院医师,冯婷婷护士,陈林林护士参与抢救,抢救过程患者工友在场,对死亡原因未提出异议。

CT检查报告单:1.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灶可能性大;2.右侧基底节区梗死灶;3.蛛网膜下腔;4.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5.考虑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并脾脏破裂腹腔积血可能性大;6.腰2、3、4右侧横突及腰3左侧横突骨折;7.骨盆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出院诊断:1.休克 失血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左侧基底节出血? 4.脾脏破裂? 5.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6.腹腔积血 7.横突骨折(腰2、3、4右侧,腰3左侧) 8.多处软组织损伤 9.双眼及口唇外伤。

3.HH县公安局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摘:

鉴定意见:张联利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三、技术规范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卫生部总后勤部)、《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北京市卫生局)、及相关法律、卫生法规、部门规章等,并结合临床实践,全面分析,综合审定。

四、分析说明

根据现有送检材料,结合专家会诊意见,现分析如下:

    对医方诊疗行为的评价

1、院前急救

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就需遵循DRCAB评估流程,之后进行初步评估、二次评估及途中评估。

确定患者昏迷后,迅速确定昏迷程度,评估生命体征。随即进一步明确昏迷的病因。紧急处理内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兴奋剂应用,必要时行人工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对症治疗包括,颅压高者20%甘露醇、呋塞米,必要时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

10月31日23时许开始急救,通过医方病历记载的患者现病史、查体(如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情况,并不能确定其存在颅内高压,故此时应用甘露醇脱水的适应证欠缺。

2、院内抢救过程

1)尸表检查可触及双侧季肋区骨擦感,剖验见患者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而病历中专科情况记载胸部无明显骨擦音,提示其查体欠规范、专业。

  2)颅内高压征象明显有脑疝形成趋势者可行手术清除血肿和脑室引流。本例患者尸检可见脑疝形成,生前头颅CT及复片是否已出现脑肿胀、中线结构偏移等脑疝形成征象,尚需结合CT片。

  3)诊断为失血性休克者,应立即进行生命体征(心电图、BP、呼吸、P和尿量)监测;血常规和血型及电解质、血气分析;迅速补充血容量;再扩容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组织灌注;查明出血原因并制止出血。应建立两个以上大口径静脉通道,转入手术室或ICU严密观察。

本例患者入院时诊断为失血性休克,但送检资料所示医方对其处置措施存在不力的过失行为。

   4)脾破裂急救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首先纠正休克,建立足够大的静脉输入通道,立即用晶体液复苏,如输入平衡盐2L后仍有低血压,及时补充全血。对于来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要积极抗休克、术前准备,有条件时可在急诊手术室剖腹探查。脾切除是治疗脾破裂的主要手术方法,对腹腔内大量出血,剖腹探查,控制大出血是必须的。而保守治疗主要针对无休克或者容易纠正的一过性休克,B超或CT证实脾破裂比较局限、表浅,无其他脏器合并损伤者,但应严格制动,并严密观察BP、P、腹部体征,血细胞比容及影像学变化。检测血细胞比容维持不低于0.25。

送检部分病历资料所示医方对于脾破裂的处理欠妥

综上所述,医方对于患者的诊疗行为(院前急救及入院后抢救)存在医疗过失,该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死亡)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五、专业意见

医方对于患者的诊疗行为(院前急救及入院后抢救)存在医疗过失,该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死亡)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论证人:李生兴   法医师

 

                         李秀林   副主任法医师

 

                         刘洪田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城明鉴法医学研究院

                                       ○一七年六月二十日  

 

 

 

 

 

 

 

附件:1、部分参考文献;2、特别说明。

 

1、部分参考文献

[1] 杨祖清.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MatloxKI,HirshberA,WallM.Alternateopproachestoresuscitation M ] Ivatury RR, Penetrating Trauma. New York: wiliams W ilkins. 1996 : 195— 206 .

[3] Smai1N ang P CiofiWG, eta1. Resuscitation afteruncontorlled venous hemorrhage: dose increased resuscitation volume improve regionalperfusion? LJ].JTrauma,1998,44 (4):701—708.

[4] SoucyDM. eta1 The efectof varying fluid volumeandrateofresuscitationduringunc

[5]何鹏 .重症胸部创伤救 治 [M].北京:人民军 医出版社 .2O02.1l — l2.

[6]杨宗城 .创伤性休 克[M].见 :黎鳌主编 .现代倒伤学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1996.2113—205.

[7]姚元章 ,程晓斌等. 伤性 出血性休克病人的预后分析 [J].重庆医学 ,2001,3(3):198—199.

[8]金春华 .休克的基础研究[M].见 :赵克森 ,金爵娟主编 .休克的 细胞和分子基础 .北京 :科学出版社

[9]赵超英 .休克的病理生理 及防治 [M].见 :杨成 民,李家增 ,季阳 主编 .基础输血学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01.521.

 

 

 

 

 

 

 

 

 

 

 

 

 

 

 

 

 

 

 

 

 

 

 

 

 

 

 

2、特别说明

    送检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由委托人负责;本论证意见仅针对送检材料有效;因送检材料不完整、不客观而造成目前分析、判断的偏差或错误,由委托人负责;本论证意见属于学术研究、咨询范围,不得作为上访、投诉依据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