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时事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时事要闻
87版《红楼梦》作曲者忆创作经历:主题曲创作一年多
日期:2018/8/21       浏览次数:396
87版《红楼梦》作曲者忆创作经历:主题曲创作一年多 娱乐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年08月21日 06:56A-A+ 我要分享 原标题:87版《红楼梦》作曲者忆创作经历:主题曲创作一年多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1日电 题:87版《红楼梦》作曲者忆创作经历:主题曲创作一年多   记者 宋宇晟   87版《红楼梦》剧照。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首词从87版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开始,就有了固定的旋律。   这首曲子是如何诞生的?日前,《红楼梦》的曲作者王立平在国图讲坛上讲述了创作过程。   87版《红楼梦》剧照。   “当时我一听说要给《红楼梦》写曲子,虽然只是问有兴趣没有,但是有梦就有希望。”说起最初知道要为电视剧《红楼梦》作曲,70多岁的王立平至今仍难掩激动。   1982年的一天,有人告诉王立平,王扶林导演正在筹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问他有没有兴趣给这样的剧作曲。   “当时我的心就像开了锅一样,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大概语无伦次地说了这样几句——有兴趣、我太有兴趣了、极其有兴趣。”   不过这样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和导演的见面让他“有点失望”。   “我见他面的时候有点失望。他没说你来写吧,他说作曲是件大事,谁说都定不了,要红学家、编剧、领导大家一起商量。”   当导演问能不能大家一起聊聊的时候,王立平马上明白,“这么大一件事哪有轻易说了就行的,我知道这就是要考我”。   不过当时也不知道会考什么。王立平觉得“准备也白搭,干脆就别准备了”。   他确实有这样的自信。王立平从小就读过《红楼梦》,“尽管最开始没读懂”。“我不记得通篇读下来有几次,光开头就读过很多次,有时读一半放下了。但当经历了很多人生的波折、磨难之后,我觉得我才读进去了。”   87版《红楼梦》剧照。   “考试”安排在一个下午,在华侨饭店。   王立平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导演说了几句话,让我谈谈红楼梦,时间一个下午都给你了,你就开始吧”。   “一个问题也没提。我就后悔了,应该提前考虑考虑。”他笑说。   既然给了时间,王立平还真用一个下午时间谈了。“我就谈了对这本书的认识过程,开始没读懂,后来怎么理解的,还谈了自己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设想,以及我对电视剧《红楼梦》音乐的构思。”   “我的主要观点是,如果说《水浒》《三国》是以情节取胜,那么《红楼梦》应以情趣取胜。我看书有时候翻了好几页不过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但正是这些细枝末节中体现曹雪芹的思想、观点和它的艺术魅力。同时,电视剧要留出充分余地表达人的情感,从情上发掘人物魅力。”   而对《红楼梦》的音乐,虽然王立平并没有想好用什么素材写,但给出了八个字——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音乐应该做一个桥,既写曹雪芹笔下人物的惆怅感慨,也写曹雪芹的惆怅感慨。而且要变成我们这些再创造者的惆怅感慨,最终变成荧屏前观众的惆怅感慨。”他说。   说完了以后,一个下午过去了,王立平回去等着听通知。“过了几天,导演说他们决定请我担任红楼梦的作曲,我非常高兴。”这一年是1982年。   87版《红楼梦》剧照。   但这样的高兴也没持续多长时间。“没一两天,兴头就打不起来了。”   “从哪开始写?我觉得,导演、编剧,人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服装、道具、摆设、房屋、饭菜,甚至连药方都写的清清楚楚。只有音乐惨了,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一个音符。只有音乐是无中生有,很困难。”   王立平说,自己这辈子谨小慎微,这次算“干了一件胆大妄为的事”。结果这首主题歌就写了一年多。   第一个问题是歌词从哪来?王立平说,剧组有个共识,“曹雪芹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诗词大家。诗词写的那么棒,我说谁也别在太岁头上动土,歌词谁也别写。”   “可是具体是哪首?有人说那四句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还有人说《好了歌》。我觉得都不行。”他觉得这些都不能很好地体现《红楼梦》的主题。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就重读《红楼梦》,一遍遍读。后来我就跟导演商量,能不能用《枉凝眉》做主题歌。”   王立平给出三条理由——第一,“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勾画了故事的爱情主线;第二,“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预示悲剧结局;第三是他最看重的,这首词是极好、极美、极有概括性的主题歌词,一唱三叹。“如果说还缺少希望的话,我可以在音乐里添上。”   最终经过大家讨论,就用了这首歌。   87版《红楼梦》剧照。   怎么写,又是个大问题。   “当时给我出主意的人可多了。当时有人说,你一定要写成大家一唱就会,满街都能唱的。可是我要把《红楼梦》写成是满街转悠的,结果人家一看红楼梦不是那么回事,我不成骗子了?”   王立平觉得不能这么写。但如果按太雅的写法,听完大家谁都没懂,怎么办?   “我想,还是艺术需要情感,情感需要真挚。用真情,我觉得红楼梦里,真情是最打动人的。真情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怎么表达,但是要用心去体会。”   另一方面,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多达13首,如何平衡主题歌、插曲,让大家都能有印象?   王立平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就想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要把每一首都写成人见人爱。可能吗?我觉得不可能,但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87版《红楼梦》剧照。   他说,自己当时想起了小时候父亲说的一番话。“你考试得了99分回来,别指着我就一定表扬你。如果我儿子努力了就能拿到100分,凭什么你就给我拿99分回来?如果我知道我儿子真努力了,最后只拿到了59分,我会说好样的,虽然你差一分及格,但你尽到努力了。”   “我这次就想,我一定要拿到59分,要尽我所有的力。”   因此,他为《红楼梦》所作的曲子,凡是落到纸上的歌词,至今没再改过。“当我落在纸上,就是最大能力了,再没招了,无悔无憾了。”   从1982年开始,王立平耗时四年半“倾其所有”,最终完成了电视剧《红楼梦》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乐。至今这些音乐仍是不少人对于《红楼梦》的记忆。   在演讲结束时,他说,这是自己写的最苦、最累、最难,付出心血最多、劳作最多、痛苦最多的作品,“但也是我写的最过瘾的一次”。(完)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