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地附近的一位居民称,据他所知,邵某在读初中,成绩一般,“他家经济条件不好,他经常因为钱的事情与母亲吵架。3月16日,又起了争执,他将母亲杀死。两天后,有人发现家门口有血才报的警。那位母亲很瘦小,只有八九十斤的样子。”
附近一位商家称,他母亲的教育方式或许有些强势,所以在管教上有问题,“那个男孩喜欢宠物,有点贪玩。他母亲觉得他一天到晚都在玩(和宠物),就一气之下当他的面把宠物狗摔死了。”
记者就邵某的动机及作案细节致电当地警方,但对方未回应。
邵某是在案发小区附近一个24小时营业的连锁餐厅内被警方抓获的。该餐厅负责人说,邵某在店内待了一天多,“听店员说,他要了一杯白开水,自己带了饼干。3月18日上午在店里被警察带走了。”
邵某被带走时,餐厅的一名前台目睹了全过程。
据她回忆,当日上午11时许,有警察走进餐厅询问邵某是否来过,她回答,不清楚;但警察认出了邵某,“那孩子没说什么就被带走了。”她说,被带走前,邵某并未刻意坐在角落,桌上是空的,身边放着书包。
延伸阅读:
就在去年:
在湖南沅江泗湖山镇,12岁的男孩吴某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在家中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残忍杀害。
第二天上午,吴某的外公来到他家,发现34岁的女儿陈某倒在地上,身上有多处刀伤,地面全是血迹。

由于吴某只有12岁,未达到法定年龄,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12月6日,他被警方释放。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青少年犯罪防控要案剖析与警示
12岁少年弑母案提示我们:我国的未成年犯罪预防的社会防卫系统处于失灵状态,应着手建立和完善二元社会防卫体系。若保持少年司法“一元化”体制,则需考虑随着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变化及恶性犯罪案件增多,适度修改《刑法》、降低入刑年龄;或修改《刑诉法》,加入“依法对不负责任的未成年恶性犯罪者的强制治疗、矫正的程序,要案还提示我们需完善网络游戏的分级管理,加强精神医学等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少年弑母案。起因于母亲发现带回来的香烟不翼而飞,知道被少年抽掉,气愤地抄起皮带抽打,儿子不服管教,拿起菜刀连砍母亲20刀,致母亲当场死亡。此案发生于2018年12月2日湖南省益阳市四湖山镇。案件从两个方面“引爆”舆论。一是12岁少年的“冷血”。弑母后异常镇定,带着弟弟在杀人现场睡觉,用死者手机给老师发短信请假,第二天外公登门询问,谎称母亲外出。警察调查时强调“不是什么大错,我也没杀别人,我杀了我的妈”等,舐犊之情如此冷漠令社会震惊!二是政府的束手无策引发舆论哗然。吴某因未满14周岁,无法进入法律程序,24小时后被警察释放。教育局、地方政府皆呈无奈状,学校张罗组织专门老师为其补课,遭学生家长抗议,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校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舆论哗然杀人者为何不受惩罚?直到12月13日吴某的爷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将被送到长沙某收容所,接受为期三年的管束教育,舆论的斥责才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