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有资料的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肺部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对比
|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
|
SARS
|
早期
|
进展期
|
晚期(重症)
|
磨玻璃密度影
|
肺实变影
|
胸
部
影
像
学
|
X线
|
CT
|
X线
|
CT
|
X线
|
CT
|
X线
|
CT
|
X线
|
CT
|
多无异常
|
病变局限,呈现单发或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病变,以局限性、斑片状、亚段或节段性分布为主;病变常分布于外 1/3 肺野、胸膜下;磨玻璃样改变伴或不伴小叶间隔增厚,其 内 可 见 空 气 支 气 管 征 和 血 管 增 粗 表 现。
|
两肺野外带胸膜下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
|
病变进展,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呈双肺多发GGO(磨玻璃影)病灶。部分病灶变密实、GGO与实变影或条索影共存。3)合并少量胸腔积液。
|
双肺多发渗出、实变,病灶融合呈大片状,可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
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现实变表现,少数呈“白肺”表现;实
变影为主。
|
密度低于血管或低于肺门;单发或多发;小片状、大片状或弥漫。
|
密度低于血管;其内可见细线或网状影(肺血管分支、增厚的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质);“碎石路”征;“空气支气管”征。
|
密度接近或高于血管影,或等于、高于肺门影;单发或多发;小片状、大片状;其内无血管影,可有“空气支气管”征。
|
密度接近或高于血管影;其内无血管影,可有“空气支气管”征。
|
肺组织病理学
图例
|
镜下:间质单核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伴细胞纤维粘液样渗出物;肺细胞脱落和肺透明膜形成,肺水肿;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泡腔内中多核合胞细胞,细胞核变大造成非典型的肺细胞增大;细胞中存在两亲性粒状细胞质和突出的核仁特征,表现出病毒性细胞病变。在核内或胞浆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病毒包涵体。
|
镜下:肺泡壁水肿,肺泡腔内大量渗出,肺泡腔内及间质内可见巨噬细胞浸润性病变,透明膜形成,弥漫性肺泡损伤。支气管上皮、纤毛脱落,肺炎伴局灶巨大肺细胞;细胞质呈颗粒性双亲性、核仁突出;无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嗜肺军团菌感染证据。

|
***文源:[1]John M Nicholls.Lung pathology of fat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2]WHO. Cumulative number of reported case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3]Tsang, Kenneth W.a cluster of case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kong.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诊断标准.
[6]Pathological finding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7]Hunan Society of Radiology, Imag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Hunan Medical Association.Imaging examination, diagnosis, an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Expert consensus of Hunan radiologist.
***说明:本文基于2020年2月19日之前的资料摘录、整理,仅供学术探讨,待系统解剖完结后再行补充病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