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小阴唇整形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小阴唇整形术方法有很多,但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等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文献报道和专家经验,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对小阴唇整形术提出如下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对小阴唇肥大的诊治及整形决策提供参考及借鉴。
1 小阴唇肥大的定义与分型
小阴唇是位于阴道前庭两侧大阴唇内侧的一对皮肤黏膜皱褶。其外形、大小、对称性、自然轮廓和色泽因人而异,与年龄、种族、身高、是否生育、产次等有关。
1.1 定义 小阴唇肥大的分型与分度有几种标准,一般认为小阴唇应不突出于大阴唇,宽度(从阴唇间沟到小阴唇最宽处的垂直距离)平均25 mm,如>40~50 mm即可诊断为小阴唇肥大。
1.2 分型 小阴唇肥大分型有数种。Smarrito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小阴唇上部肥大(旗型);Ⅱ型:小阴唇中部肥大(斜型);Ⅲ型:小阴唇下部肥大(完全型)。
1.3 分度 Ⅰ度:小阴唇超过大阴唇0~2 cm。Ⅱ度:小阴唇超过大阴唇>2~4 cm。Ⅲ度:小阴唇超过大阴唇>4 cm。
2 小阴唇整形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小阴唇整形术属于美容手术,原则上只要患者有修整的要求而又不存在禁忌证就可考虑进行相关的美容整形手术。但手术前必须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将手术的效果、可能的风险充分告知,取得患者的认可并签署书面的手术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手术。
2.1 手术适应证 有修整愿望且具备下述情况者:(1)小阴唇肥大Ⅱ度及以上、质地粗糙肥厚、色泽较深,造成局部不适、生活不便或严重影响美观者。(2)小阴唇两侧明显不对称(形状或宽度)。(3)小阴唇形状存在畸形,或长有色素痣、肿物等情况,需要同时处理时。
2.2 手术绝对禁忌证 (1)患者身体机能状态不能耐受手术,可能因为手术刺激而诱发危及患者健康的危急情况。(2)患者凝血机制存在问题,术后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情况。(3)患有严重的传染病,手术可能导致传染病播散者。(4)小阴唇宽度<10 mm,手术可能危及局部的美学或生理需求者。(5)有心理障碍性疾病者。(6)外阴与阴道急性炎症期和月经期。
2.3 手术相对禁忌证 (1)小阴唇宽度10~15 mm,局部存在畸形或不对称,渴望进一步修整者。(2)小阴唇宽度10~15 mm,希望通过手术修整,实现局部更加美观者。(3)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小阴唇肥大者,病情已经控制,健康状态尚好者。(4)外阴局部有明显的感觉异常且原因不明者。
3 手术方式
3.1 手术原则 应个体化。其基本原则是不能破坏小阴唇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使术后的外形自然美观。普遍认为存留小阴唇组织从小阴唇宽度的中点到阴唇间沟的垂直距离最短不能少于1 cm;行边缘切除法时,相对黏膜面而言,皮肤面的组织应保留稍微多一点,以避免造成术后小阴唇的外翻。小阴唇作为身体非常独特而缺少替代物的组织,一旦被过多切除很难重建,因此切除时需要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
3.2 常用小阴唇整形方法 小阴唇整形术方法较多,各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详见表1。
3.3 手术方法的选择 每一位求美者都有着不同的诉求,各自的外阴局部形态也都有其特征,需要术者全面考量、综合分析后做出选择。
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就诊的原因和诉求,是否存在外阴摩擦不适、小阴唇皱褶多导致外阴清洗不便、小阴唇肥大导致性生活受影响、自认为外阴不美观并导致不自信等。同时还要重点了解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包括对阴唇形态和色泽的要求。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局部检查,如双侧小阴唇是否对称、大阴唇是否丰满、阴唇间沟的深浅程度、小阴唇肥大的程度和类型、是否合并阴蒂及阴蒂包皮的异常、小阴唇的色泽分布、小阴唇的质地及弹性如何等,做好术前站立位和膀胱截石位不同方位的拍照并留档。
术前充分准备后,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1)一般小阴唇色素最深的地方往往位于其外缘,如患者最期待的是小阴唇术后可以去除色素沉着,应首选边缘切除法。(2)小阴唇中央肥大类型者,应首选楔形切除法。(3)小阴唇弹性较好但松垂明显,下极切除法则既可以使小阴唇变得紧致,又可完整保留阴唇的边缘,而使外阴形态保持自然,是首选的手术方案。(4)小阴唇肥大合并阴蒂包皮过长或过宽时,则应当在做小阴唇整形的同时进行阴蒂包皮的整形。
3.4 手术麻醉的选择 根据术式选择麻醉方式,常选择全身静脉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用 1%利多卡因+1∶200 000肾上腺素在小阴唇基底部及阴道口注射。在做局部浸润麻醉前必须将切除缘先作好对称划线标记。
专家推荐意见:(1)术前仔细查体,准确评估小阴唇的类型及分度。(2)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3)了解其主要困扰及需求。(4)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做到外形美观与功能恢复兼备。
4 疗效评判方法
小阴唇肥大的手术疗效主要从功能及外观两方面进行评价。
4.1 功能方面的评价 主要包括:(1)原有穿紧身衣时摩擦、不适等症状,在术后得到缓解。(2)尿道口、阴道口无外露和阴蒂无摩擦不适等。
4.2 外观方面的评价 主要包括:(1)阴唇缘的形态自然(包括颜色、厚度、是否规则及瘢痕的情况)。(2)外观自然,双侧对称,站立位小阴唇未突出于大阴唇水平。(3)切口处无明显缝线瘢痕、硬结,切口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等所导致牵拉变形。(4)无创口裂开及阴唇瘘。(5) 站立位时,阴蒂、尿道口、阴道口可被小阴唇覆盖。
5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5.1 出血和血肿 小阴唇血供丰富,术后出血与血肿大多由于止血不当或缝合不当引起。应注意小阴唇切割后小的出血处需用小功率的电凝设备进行精确的点对点止血,切忌大面积电凝;明显的或活动性的出血则需要结扎止血。有条件者可用激光切割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可局部适当加压24 h预防出血。
5.2 创口裂开及阴唇瘘 常见于楔形切除以及“W”切除等,由于小阴唇组织薄、扁,组织切除后创缘的对合存在一定的张力,必须在阴唇组织的中间层进行减张缝合,然后再在阴唇切缘的内外侧面做对应缝合;另外,组织的止血也相当关键,避免形成血肿。
5.3 皮瓣坏死 往往见于过大、过多和大片的下极切除手术,切除前注意阴唇的解剖和血管走形,保留相应的血液供应。局部止血采用点对点的方法,避免大面积电凝而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5.4 瘢痕疼痛 小阴唇的神经分布十分密集,是性敏感区域,手术中注意切缘尽量不要太接近阴蒂。
5.5 增生性瘢痕 小阴唇部位罕见,不需要常规应用抗瘢痕药物。增生性瘢痕一般出现于术后3个月至半年内,会阴区有毛发生长的位置,为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手术中如延长切口至毛发生长区,需注意术后瘢痕的产生。小阴唇手术增生性瘢痕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切口关闭时遵守整形缝合的原则,解剖对位,分层缝合,避免死腔。(2)术中充分止血,避免术后血肿、感染、切口愈合不良。(3)术后保持创口清洁,注意创口护理。可应用曲安奈德等药物局部注射缓解症状并软化瘢痕,但过量注射可导致组织萎缩。一旦出现超出切口浸润性生长的瘢痕,建议到整形外科就诊,必要时再次手术修复。
5.6 小阴唇不对称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应在阴唇完全伸展状态下评估其对称性和大小。术前在小阴唇内侧、外侧均应划好标志线,对侧阴唇采用映像法以求尽量对称。画好线后再在小阴唇内注入肿胀液,然后再切除多余的小阴唇。
6 围手术期的管理
6.1 心理护理 有手术诉求的小阴唇肥大患者,不仅认为肥大的小阴唇在外形上不美观,且在行走、久坐、运动中,由于局部摩擦或受挤压而感到不适,不少患者在性交的过程中出现疼痛,对她们的健康及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因此出现心理障碍。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解除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态平衡。对于手术,由于每位患者的阴部解剖结构不同,审美观点不尽相同,且患者的配偶对于手术相关情况的关切,故在实施手术前,除患者的意见外还应考虑配偶的意见。必须留取术前及术后站立位及截石位时的照片,以便患者及其配偶可直观看到术后的外观,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对于未成年患者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同时还必须获得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6.2 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应观察外阴的发育及形态、有无赘生物、皮肤色泽、尿道口有无红肿及处女膜情况,观察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状,有无异味,避开妊娠期及月经期。术前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等,同时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性传染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抗体检查等。认真仔细地做好知情同意工作。
6.3 术后护理 术毕创面涂抹金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无菌纱布覆盖, 术后1~2 d尽量卧床休息,酌情应用抗生素;观察局部血运是否良好,有无出血、红肿、淤血,有无感觉缺失。1周内避免大便干燥和剧烈运动,保持外阴部干燥和清洁。术后1个月内禁性生活。
6.4 术后随访 小阴唇肥大手术的患者,第1次随访可在术后1周进行,主要检查有无短期手术相关并发症;第2次随访在术后1个月进行,以后每3个月至半年随访1次,随访1年左右的时间,主要检查有无长期并发症及评估患者术后的小阴唇形态及功能、性生活满意度和自信心等。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小阴唇整形术专家共识(2020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10):968-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