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实现腰骶椎病的自我评估
日期:2021/1/1       浏览次数:635

 实现腰骶椎病的自我评估该如何进行腰骶椎病的自我诊断呢?本文汇总了四种方法,患者可据此进行自我评估。如要进一步检查,需请专科医生诊治为宜。

 

方法1 确定腰骶椎病的受损组织

 

临床症状分类表

 1609242062907153.png

 

患者可按临床症状分类表,查找自己的症状,即可看到其上格所示,损伤部位是什么组织。初步确定病因,作出初步的自我估计。

 

例如患者的右腿痛(痛处固定),在表中属神经根受损症状,说明患者腰骶椎可能出了问题,已损及神经根而引发右腿疼痛。如果患者有长期便烂症状,则可能是腰骶椎病损害了支配大、小肠的植物神经。

 

方法2 检查腰骶椎的活动功能

 

这项试验能直接观察完成某一动作所出现的障碍,仔细观察活动状态,不仅可以推断发生腰骶关节错位的部位和类型,而且还有可能提出针对性的康复措施。

 

腰骶椎正常的活动功能包括:“前后屈伸活动”,“左右转体活动”和“左右侧屈活动”(见图13),图13中可见正常的腰骶椎活动范围。

 

3-图13.png

图13

 

每个人因年龄、性别、锻炼的不同,活动范围有较大差异,故只须与自己正常时的活动程度作比较,观察左右侧的活动度。例如两脚分开平肩宽站立,做下述动作:

 

1. 向前“弯腰”或向后仰“伸腰”的活动受限,属“前后滑脱式错位”。

2. 向左、右侧屈腰时,两侧手掌平贴大腿外侧,中指顺大腿外侧下滑,左右中指距地高度不等,属“侧弯侧摆式错位”。

3. 向左、右扭转腰部(双下肢不转动),观测左右肩部转动的角度,两侧前后不等,属“左右旋转式错位”。

 

若上述3种活动,同时有2或3种活动受限者,属“混合式错位”。

 

一般来说,活动腰骶部时,痛处就是发病的部位。留意这些动作的幅度、平顺程度及活动中因疼痛而使活动受限的表现,并记录下来。疼痛及活动受限将随着治疗好转而恢复正常。

 

“坐立弯腰试验”,有助鉴别病变在腰部或在骶部。

 

方法3 检查腰骶椎旁和周围的压痛点、劳损点

 

腰骶椎损伤后的急性期,在其椎间、棘突两侧会有明显的压痛点(用手指压下时,会感觉到疼痛不适)。腰肌急性损伤时,该肌肉出现痉挛、紧张、局部压痛明显。慢性期压痛较轻,或只有酸痛感。按压椎关节错位部位有利复位时,常感既痛又舒服。软组织的慢性劳损点,用手指拨动或按压时,会听到“沙沙”声或可触及条索状物,这是肌肉、肌腱或筋膜损伤后变性引起的,即为“劳损点”。

 

方法4 注意每次发病的“诱因”

 

腰骶椎病除急性扭挫伤发病外,临床上许多腰骶椎病呈慢性过程,且多数会反复发作,而复发是有诱因的。常见诱因有:

 

1. 腰骶部轻度扭挫伤,例如搬抬重物时无不适,但过后发作。

2. 工作或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图14、15、16),例如侧卧睡眠时扭腰过度,夜里痛醒或醒来腰痛发作。

3. 疲劳过度,例如坐长途车后引发。

4. 腰部受凉等。

 

 

1609242134123887.png

图14

 

1609242159870653.png

 

图15

3-图16.png

 

图16

 

这些诱因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正常人不会致病),也证明了腰骶椎的椎间关节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软组织不够健壮,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仍需加强康复治疗和锻炼。若因姿势不良引发病情时,还应克服该不良姿势,才能防止复发。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