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孕妇生产过程中发生脑出血的诊治分析
日期:2021/4/7       浏览次数:515

{本文系京城明鉴真实案例,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案情摘要
据委托人称及送检材料载:20201016SS“停经40周+3天,下腹阵痛2+小时”,就诊于A医院并入院待产,于当日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出现嗜睡、意识障碍等。20201017日转入B医院治疗,诊断为基底节区出血(左侧)等。现委托人对A医院的诊疗行为存有异议,故委托我院“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其进行专业论证、研究。
二、技术规范
参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技术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妇产科学》、《脑出血后脑水肿管理专家共识》、《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及《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等相关规定,并结合法医学司法鉴定实践,全面分析,综合审定。
三、案例分析
根据现有送检材料,结合专家会诊意见,综合分析如下:
   (一)关于诊断
1.分娩前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孕期保健资料及专科查体对母胎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结果进行风险评级。对妊娠晚期未行骨盆内测量的孕妇,入产房时推荐阴道检查同时了解骨盆情况。
2.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为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病诱因包括腹压急剧增加、胎位异常、宫内压力异常导等。临产的重要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以上,间歇5~6min,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本例于10月16日入院时病历记载胎膜已破,规律宫缩,持续30s,宫颈管消失,先露入盆,PH>6.5等,15:00可见羊水(清)等,可拟诊胎膜早破。
   (二)关于健康教育
助产人员应对孕妇进行精神安慰,耐心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增强孕妇对阴道分娩的信心,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分娩方式的指导、产程中如何配合)、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镇痛方法的风险及效果。其次,应告知孕妇第二产程时长因人而异,告知第二产程各种分娩体位的益处及风险,协助孕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分娩体位。医方对此记录不详。
   (三)关于产程观察及分娩
1.常规潜伏期每4h进行1次阴道检查,活跃期每2h进行1次阴道检查;如孕妇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增多、排便感等可疑宫口快速开大的表现时,应立即行阴道检查。
    2.《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载:潜伏期延长的定义为初产妇>20h。宫口扩张到5cm之前,产程一般不会自然进入加速期,WHO建议如果母胎状况良好,不推荐在宫口开大到5cm之前采用医疗干预加速产程进展。
本例,10月16日13:34病程记录示宫口开2+cm,产程进展慢,医方考虑宫缩乏力,遂使用小剂量缩宫素(临时医嘱13:30执行)的医疗行为考虑欠周详。此时若使用,需将利弊风险详细告知孕妇为宜。
3.当破膜且宫口扩张5cm,如宫缩正常,宫口扩张停止4h可诊断为活跃期停滞;如宫缩欠佳,宫口停滞扩张6h可诊断为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术的指征。
10月16日13:34病程记录示宫口开2+cm,15:00宫口开3cm(产程图),16:30宫口开7cm,17:30宫口开9cm,待产记录中13:20~19:20期间无相关记录。19:10查房见持续性左横位,决定行剖宫产术。病历中未见宫口扩张5cm的时间节点。
4.持续性枕横位时慎用缩宫素。19:10查房见持续性左横位,因13:20~19:20无相关检查记录,不排除19:10之前已出现持续性枕横位。临时医嘱13:30执行缩宫素泵入,停止时间未见记录,不能排除胎儿体位异常情况下,仍在静滴缩宫素的可能。
5.缩宫素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载明:骶管阻滞时用缩宫素,可发生严重的高血压,甚至脑血管破裂。其发生机制考虑因骶管阻滞后,副交感被抑制,交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此时使用缩宫素,副交感的副反馈机制被消除,而交感的生压作用显著增强。因此须慎用。
本例,产时分娩镇痛医嘱明细单载: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芬太尼,椎管内麻醉,产时分娩镇痛记录单示10月16日9:55开始镇痛(椎管内阻滞),10月16日14:20病程记录载孕妇体温高、考虑分娩镇痛所致,停止分娩镇痛(19:30)(分娩镇痛记录单)。临时医嘱13:30执行缩宫素泵入,即,在椎管内阻滞镇痛过程中静滴(过失)使用缩宫素,且无相关知情告知,此后确诊颅内出血,医方诊疗行为不符合诊疗常规。
   (四)关于脑出血的诊治
分娩期出现脑出血及时发现对于其预后改善甚为重要。及时注意检查BP、双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情况,肢体肌力、肌张力,生理反射及病理征,或请会诊有利于及时发现病因。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分娩过程中出现脑出血,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控制高血压与降颅压。2015年AHA/ASA 指南指出脑出血患者早期积极快速地控制血压,可有效缓解血肿扩大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应当立即给氧、抽血、交叉配血,建立静脉通道,作好术前准备,并同时通知医生抢救。
10月16日19:50待产记录载:孕妇自觉右上肢无力,握笔受限,出现单肢(上肢)肢体肌力下降具有较强的神经系统异常指示意义;产后一过性BP升高(141/100mmHg);病程记录载其不言语,直至术后5+h(10月17日2:50)、8+h患者呈嗜睡状态,右侧肌力下降尚未改善等临床表现,难以用麻醉镇静予以合理解释,均未引起足医方够重视,未考虑到脑血管意外的病因,亦未及时采取神内专家会诊。其次,急诊会诊需要10min到场,本次会诊存在延迟。医方上述医疗行为对于脑出血及时诊治存在一定延误,不利于其预后改善。
​    综上所述,结合当时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综合分析认为:医方(A医院)对孕妇SS的诊疗行存在一定医疗过失;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医疗过失原因力大小(参与度)建议为次要~同等为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