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肋骨损伤的损伤程度论证
日期:2023/2/27       浏览次数:2511

  {本文系京城明鉴真实案例,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检案摘要
据委托人称:2021年6月11日,伤者SS与人发生肢体接触后,在当地医院摄片提示多根肋骨骨质不连续、骨质欠规整,等。现委托人委托我院对上述事项进行专家论证、分析。
二、技术规范
参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令第132号)、《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T 0111-2021)、《法庭科学人体损伤检验照相规范》(GA/T 1197-2014)及《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T 0112-2021)等相关规定,并结合临床、司法鉴定实践,全面分析,综合审定。
三、分析说明
根据现有送检材料,结合会诊意见,综合分析如下:
(一)新鲜(急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明确的胸部外伤史、临床表现(症状:损伤当时胸痛,呼吸痛等;体征:胸壁软组织损伤,直接压痛阳性,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多发肋骨骨折时可表现有呼吸困难,并可查及皮下气肿或血、气胸,触及骨擦感,肺挫伤)及影像学检查(如伤后4周内的较明显的新鲜肋骨骨折可见骨皮质不连续、透亮线影或锐利的断缘征象,相应胸壁软组织肿胀、增厚或皮下出血;肋骨细小裂纹骨折或隐匿性骨折可于伤后2周左右出现骨膜反应并骨折线进一步显示清晰;伤后4周后的陈旧性肋骨骨折可见肋骨断端较为光滑、钝圆并骨痂生长,胸壁软组织肿胀消退)。
本案暂未送检相关临床病历资料,伤者是否存在上述认定肋骨新鲜骨折的明确外伤史及临床表现,尚待进一步核实。
(二)肋骨骨折后修复、愈合一般特点: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基本过程是先形成肉芽组织,再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上产生新骨。骨折初期于断端之间、骨髓腔内和骨膜下形成血肿,血肿周围由新的毛细血管和成骨细胞组成的成骨性肉芽组织开始长入血肿内,使血肿机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在纤维性骨痂的基础上,由成骨细胞活动而形成大量骨样组织,即成为骨样骨痂。骨折愈合过程中首先为肉芽组织(约2~3d)修复期,也称为原发性骨痂反应,形成的肉芽组织将骨折断端形成初始桥接(约2W),继而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内产生新骨,骨折处可见纤维性骨痂持续生长(约>2W开始)至原始骨痂形成期(约2~4W),此期骨折线开始模糊。随后可见骨性骨痂不断生长(约3~4W),骨痂生长至骨髓腔内并逐渐完成内外骨痂连接、融合(约4~8W)。接着骨痂被破骨细胞清除,被板状骨逐步替代进入成熟骨板期(约8~12W),也称为骨性愈合期,此期骨折线基本消失。最后根据骨骼结构按照力学原则改建为正常骨结构,也称为骨折塑形期。在影像学片上,肉芽组织和纤维性骨痂一般不易显影。研究显示,伤后3-8W复查肋骨是最佳时机MSCT+三维重建。
本案送检肋骨影像学片电子版系2021年6月11日和2022年1月27日,其前后摄片对比未见明显新鲜(急性)骨折征象及骨折修复的动态改变征象,期间复片暂未提供,可根据复片对照上述肋骨骨折后修复愈合特点进一步加以研判肋骨情况。
(三)损伤程度分析:就现有送检材料,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相关条款之规定,本例伤者目前暂不宜行损伤程度评定。
四、论证意见
就现有送检材料分析,尚难认定伤者SS存在新鲜(急性)肋骨骨折,故暂不宜对其行损伤程度评定。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