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是否已脑死亡
日期:2023/5/24       浏览次数:1040

  {本文系京城明鉴真实案例,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案情摘要
据送检材料载:SS于2021年12月8日无明显诱因从椅子上滑落伴意识不清,“120”送急诊就诊,经抢救,于2021年12月12日9:15宣布临床死亡。现委托人就上述委托事项委托我院对其进行专家论证。
二、技术规范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卫生部总后勤部)、《脑死亡判断标准与技术规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及《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等相关法律、卫生法规、部门规章等,并结合临床实践,全面分析,综合审定。
三、分析说明
根据现有送检材料,结合专家意见,现分析如下:
(一)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器官功能快速衰竭(脑组织不可逆损害),且死亡率高。
1.最严重的心搏骤停8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其黄金急救时间4~6min,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第一时间”是指院外常见急性威胁生命的疾病与事件决定生死的最佳救治时效,包括判断识别、紧急呼救和初步急救,从时间维度上强调“时间就是生命”。“第一时间”不仅是一切伤病急救的开始和基础,也是急救链上独立而关键的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决定患者生存与否,任何失误和延误均可导致不良预后。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不及时纠正会导致进行性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Killip分级Ⅳ级(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达95%)、高血压、cTn升高等均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源性休克通常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或合并严重机械性并发症所致。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低灌注状态,包括四肢湿冷、尿量减少和(或)精神状态改变;严重持续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平均动脉压较基础值下降>30 mmHg)伴左心室充盈压增高(肺毛细血管嵌入压>18~20 mmHg,右心室舒张末期压>10 mmHg),心脏指数明显降低(无循环支持时<1.8 L·min~/m2,辅助循环支持时<2.0~2.2L·min/m2),愈后极差。
3.《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载:心性死亡是指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个体死亡,此时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和脑功能的完全停止。主要由心脏病变引起的心脏骤停。心跳停止使得心脏不能将血液搏出以供脑及全身的需要,故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脑血流一旦停止,10s内可利用氧储备,15s氧储备耗竭出现昏迷,2∽4min无氧代谢停止,不再有ATP产生,4∽5min ATP耗尽,需能反应停止,4∽6min脑组织不可逆损伤。
4.病历记载本例患者急诊时间为2021年12月8日11时32分(25分钟前发病),入院时间:14:42(3小时余前发病),推断其发病时间应于2021年12月8日11:07左右。患者急诊时临床查体见:T不升、P0次/分、R0次/分、BP0/0mmHg、SpO20%,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固定,直径6mm。也即,呼吸、循环停止时间远超出6min,明显超出“黄金”抢救时间,且入院时心肺并未复苏,入院后直至死亡期间,各脏器(包括脑组织)持续处于低灌注状态,以上均可成为因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不可逆脑损害的发病基础。
(二)根据本例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体征等主要指标分析,基本符合脑死亡的常规临床判断标准。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死亡,此时,不管心跳、呼吸、脑外循环以及脊髓功能是否存在,均可视为个体死亡。1.判定的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镇静催眠药物中毒、麻醉药物中毒、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肌肉松弛药物中毒等。本例系突发心脏骤停,各项辅助检查均支持系心源性病因,故其病因相对明确,既往史中未提供其他可能致死性的潜在突发疾病;2.临床判定:本例患者入院前意识不清、入院后直至死亡时意识均处于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6mm-7mm);自主呼吸、心跳停止;深、浅反射均消失;T不升、P0次/分、R0次/分、BP0/0mmHg、SpO2 0%等,基本符合临床判定标准如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此后持续靠呼吸机维持通气、ECMO及血管活性药物辅助循环。本例急诊查体“颈软”,亦无去大脑强直、去皮质强直和痉挛发作等大脑存活的直接征象,神经系统包括浅反射、深反射均消失,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均无。其他条件在临床实践中,除非特殊情况如器官捐献时须临床进行确认试验,一般病例,势必以抢救为先,并不常规行确认试验,如SLSEP、EEG或TCD,且在一般急救医院尚不具备上述试验的技术条件。
综上所述,根据医学一般理论,并结合继发性脑功能障碍(心源性猝死致心脏骤停)发病快、死亡快的特点及病历所记载的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如脑功能丧失),分析认为,SS于2021年12月8日业已存在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害,其于发病后48小时内的临床表现基本符合“脑死亡”的临床特点。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