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集中学到个人自学,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党性的升华、精神的洗礼;从把群众请进来到法官走出去,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初心的书写、使命的兑现。
对党忠心写初心,为民光华绽京华。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审执工作为中心,拓展司法服务范围,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司法工作成效。

北京高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学思想,在理论学习中聚共识、达共鸣、促共进
每周,北京高院刑二庭党支部的专职党务干部丁明都会收到高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来的一份《理论学习指引》。这份指引包括学习时间、内容指引、学习要求等,丁明根据它开始安排支部本周的学习计划。
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北京高院一揽子制定《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安排》《领导班子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对主题教育期间重点内容实行全流程全周期一体推进。坚持理论学习全面覆盖、贯穿始终,形成党组会集体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学、党支部固定政治理论日定期学、青年干警创新学、离退休干部灵活学、带动全社会广泛学的分类学习机制。
计划已定,目标已明,接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主题教育开展伊始,北京高院机关各党支部就集中一周时间,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这种时间集中、相对系统的集体自学,让我切切实实接受了理论的洗礼。”北京高院民三庭法官崔树磊说。
以“关键少数”示范“绝大多数”。北京高院全面深化领导班子“领学共学督学”机制,形成了班子成员领学促学、机关党委督学帮学、支部书记带学共学、党员群众跟学自学的分层学习格局。
以全平台学助力全方位学。为方便干警学习,北京高院在图书馆开辟理论学习读书专区,在院内网首页开设主题教育专栏,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北京市司法实践研究基地,在全市铺开“首都法院党建实训阵地”建设,形成了“传统载体+新媒体”协同发力、线上线下矩阵联动的立体化学习路径。
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北京高院党组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习成效的直接检验标准,并在推动解决具体难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主题教育期间,北京高院党组将“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列入整改清单,在推进整改过程中,院党组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开展典型案例剖析,针对基层群众知晓度不高等问题开展集中精准宣传,响应诉源治理司法需求5443个,同比增长18倍,实现了全市街乡镇全覆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切实将“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6次,交流新启发新体会,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及时推动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