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时事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时事要闻
太原车站候车厅内壁画引争议 当事人:衣不蔽体 十分不雅 来源:津云 2024-05-27 15:59 http://www.mnw.cn/   太原车站候车厅内壁画引争议,女子发现壁画上面的“仙女”们
日期:2024/5/30       浏览次数:263

 

太原车站候车厅内壁画引争议 当事人:衣不蔽体 十分不雅

来源:津云 2024-05-27 15:59 http://www.mnw.cn/
 

  太原车站候车厅内壁画引争议,女子发现壁画上面的“仙女”们衣不蔽体,十分不雅,还有人称这种艺术形式令人费解。车站回应:源于晋祠公园的一个传说,此壁画已经很多年了。(视频来源:津云)

太原车站候车厅内壁画引争议 女子:仙女们衣不蔽体,十分不雅

相关新闻

  香港商人霍英东生前每次到北京,都先要去首都机场看看一幅壁画,那幅壁画上画着3位裸女,如果画还在,他才放心,说明可以投资内地,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变。

  这幅带给霍英东踏实感的壁画叫《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作者是袁运生。当年他从云南写生回来,受到傣族开放自由的状态启发,在壁画上创作了三个裸女沐浴的形象。

  改革开放,不只是经济领域,在文学、思想、艺术等领域,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艺术交流,也愈加频繁。

 

  提起壁画,我们总能想到惟妙惟肖的敦煌壁画,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壁画,你又了解吗?1979年,中国画家袁运生在北京首都机场创作了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礼》,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轰动,海外媒体曾评价它“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这也激励了这一代青年画家。40多年后的今天,袁运生带着他的手稿来到徐汇滨江的龙美术馆,为观众们带来了70多年来的艺术创作。

  袁运生的成名作

  《袁运生的历程》画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式开展。走进展厅,观众进门后看到的第一件作品,就是1979年袁运生绘制的北京首都机场国际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复制画。此次壁画创作直接来源于袁运生1978年赴云南采风的经历,根据傣族民俗,人们在泼水节这一天相互泼水,象征着圣洁的洗礼和互致吉祥美好的祝愿。

  曾经,这一作品一经亮相即引起美术界乃至举国震动,观者如潮。1979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文中写道:“在新落成的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里,一批画作受到参观的中外人士称赞。有人说,它标志着中国壁画的复兴。” 文章对我国美术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给予很高评价。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采访时跟记者说道,袁运生的这部成名作表达了一种勇于开拓思维,勇于探索创新的艺术勇气,也不断地贯穿他几十年来的创造。他的作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讴歌生命,赞美生命,同时坚守中国文化立场,把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悠长和他所吸收借鉴的西方现代艺术的经验结合起来,由此构成了他在当代文化概念上的中西融合,尤其是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的文化属性,有强烈的中国艺术的造型特点。

  与之呼应的,大厅展柜中还展出了一件《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铅笔稿(1978)和《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色彩稿(1978)。以此为开端,我国壁画进入大规模发展的新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首都国际机场这一壁画不仅是难得的美术作品,更是一件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物,这也激励了这一代青年画家的创作热情。85岁的袁运生来到现场与观众们一同进行艺术品析,分享艺术心得。袁运生之子袁野为筹备这场展览耗时两年,他表示,父亲对他的影响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尽可能为父亲做好一个完整的艺术整合。(上海徐汇)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