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性询问
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答案而在所提问题中添加有暗示被询问人如何回答的内容,或者将需要被询问人作证的有争议的事实假定未业已存在的事实加以提问。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所谓诱导性询问,系指示证人如何回答或将问题的答案嵌入问话的询问方式。凡是足以使证人遵循主询问人的建议而作答的问话,均属于诱导性询问。典型的诱导性问题表现为这样的方式:在一个陈述句的开始或末尾伴随着一个简短的疑问附加语,比如“你看见被告詹森挥舞着拳头冲进了牢房,不是吗?”诱导性问题常常表达为一种事实断言,在问题的结尾以询问语调作出暗示,或以实际动词形式要求证人附和。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第20条规定
向证人发问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发问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二)不得采用诱导方式发问;(三)不得威胁或者误导证人;(四)不得损害证人人格尊严;(五)不得泄露证人个人隐私。
第27条规定:
对被害人、鉴定人、侦查人员、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发问,参照适用证人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
-
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
[美]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三版),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John H. Wigmore,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1Tillers Review, (Boston, 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