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基于骨密度(BMD)的测定结果,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值来判断。具体标准如下:
1. 诊断标准
正常:骨密度T值 ≥ -1.0(即与健康成年人峰值骨密度相比,数值在±1个标准差以内)129。
骨量减少(低骨量):T值在-1.0至-2.5之间(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年人峰值骨密度的1~2.5个标准差)129。
骨质疏松症:T值 ≤ -2.5(低于健康成年人峰值骨密度的2.5个标准差及以上)129。
严重骨质疏松症:在T值 ≤ -2.5的基础上,若患者曾发生一次或多次脆性骨折(如椎体、髋部骨折),或未发生骨折但腰椎骨密度T值 ≤ -3.0,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19。
2. 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WHO推荐的骨密度检测方法,需同时测量腰椎和髋部两个部位,避免漏诊259。
其他方法:超声骨密度或体脂秤等筛查工具准确性有限,不能作为诊断依据5。
3. 适用人群
高危人群: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男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低体重人群、有脆性骨折史或家族史者等,建议定期进行DXA检查578。
总结
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核心是骨密度T值 ≤ -2.5,这一标准结合了年龄、性别和种族因素,并需通过DXA检测确认。若出现骨折或极端低骨密度(如T值 ≤ -3.0),则提示病情更为严重19。对于高风险人群,早筛查、早干预是预防骨折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