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是升主动脉的延续,位于胸骨柄后方的上纵隔内。从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呈弓形转向左后方,达第4胸椎左侧下缘处,再转向下移行为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全长约5~6厘米,其下壁与肺动脉分叉部之
日期:2025/4/14       浏览次数:26

 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是升主动脉的延续,位于胸骨柄后方的上纵隔内。从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呈弓形转向左后方,达第4胸椎左侧下缘处,再转向下移行为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全长约5~6厘米,其下壁与肺动脉分叉部之间有动脉韧带相连(为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并与左支气管相邻。在主动脉弓的下方和壁内,分别有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觉器。含有丰富的来自迷走神经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们能分别感受血液成分和压力改变的刺激,具有反射性的调节呼吸和血压的作用。
在主动脉弓的凸侧(上壁),从右至左分别向上发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大分支。它们是向头颈和上肢供血的动脉主干。
 
主动脉弓
(4张)
2、主动脉:
主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主干,故称主动脉,也是全身最大的动脉。自左心室发出,经肺动脉的右侧向右前上方行,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呈弓形转向左后方,达第4胸椎体下缘的左侧,再转向下行,沿脊柱的前面下降至第12胸椎体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继续在脊柱前面下降至第4腰椎体下缘高度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和一条细小的骶中动脉。根据主动脉的走行和位置,可将其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主动脉降部)三段。其中降主动脉又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主动脉胸部)和腹主动脉(主动脉腹部)。
主动脉弓的形态学结构
播报
编辑
主动脉弓为升主动脉的延续。从相当于右侧第2胸肋关节,呈弓形弯向左后方,跨过气管前面,达第4胸椎体下缘左侧改名为降主动脉。由于其在胸骨角平面凸缘向上、向左,形成弓状,故名。主动脉弓的上缘一般相当于胸骨柄的中分。高位的主动脉弓可以达胸骨柄上缘或超过胸骨柄的上缘。主动脉弓的毗邻复杂,在其左前方与左纵隔胸膜之间有左膈神经、左心包膈血管、左迷走神经和左交感神经的心支、左迷走神经主干、左肋间上静脉、左头臂静脉横过主动脉弓前面的上方;左后方有气管、食管、胸导管、左喉返神经、心深丛等;下方有气管杈和左主支气管、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左喉返神经、动脉韧带、心浅丛等。主动脉弓凸缘从右前向左后方,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3大分支。由于主动脉弓与气管、左主支气管关系密切,所以主动脉弓瘤容易产生呼吸系统症状。如瘤再向后压迫食管,则产生吞咽困难,如波及左喉返神经,可以影响发音。前后位的X线像可见动脉弓的末段阴影,称主动脉弓结;左前斜位和侧位像,可见主动脉弓的全貌;主动脉弓下方的透明区,称主动脉窗,窗内有肺动脉干和左肺动脉。主动脉弓在发育过程中,则可出现诸多变异,常见的有右主动脉弓、双主动脉弓,以及主动脉弓分支的变异。主动脉弓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分布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主动脉弓下方有2~3粟粒状小体,称主动脉体,或称主动脉小球,属化学感受器。
与主动脉弓相关的疾病
播报
编辑
主动脉弓离断:
概述:
主动脉弓的某部位缺如或闭锁,而引起升、降主动脉间血流中断的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病率不到1%。根据解剖特点分为主动脉弓离断或缺如,主动脉弓闭锁两种类型。临床主要表现:生后早期出现心力衰竭、发育障碍、差异性紫绀、四肢血压及搏动不等、肺动脉高压症状等。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动脉造影等有助于诊断。本病早期自然死亡率甚高,故主张尽早外科手术治疗。但手术死亡率依然很高(30%~60%)。而合并复杂畸形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类型:
本病指由于胚胎发育异常致主动脉弓局部中断,形成条索状盲管。根据主动脉弓中断部位分为三型:A型:离断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B型:离断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C型:离断位于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几乎所有患者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临床症状与导管前型主动脉缩窄相似,但更严重。心脏听诊可无杂音或在胸骨左缘3、4肋间有室缺产生的收缩期杂音。特征性表现为上下肢血压阶差引起的一系列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均与主动脉缩窄相似,二维超声心动图和逆行主动脉造影可证实诊断。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年龄越早越好。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
(2张)
 
主动脉弓
(4张)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