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网上买到假货的赔偿问题
网上买到假货的赔偿问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答疑
网上买到假货的赔偿问题

 网上买到假货的赔偿问题您好!欢迎关注中国法律服务网。根据您所表达的需求,我们为您提供如下信息:
在网上平台团购买到假货且平台知晓后仍不赔偿时,可按以下步骤维权,通过合法途径争取自身权益:一、收集固定证据,夯实维权基础,交易与商品证据,保存团购订单截图(含订单号、商品详情、价格、卖家信息)、支付凭证(如支付宝/微信付款记录)。拍摄假货实物照片(多角度展示品牌标识、材质、包装细节等),录制开箱视频(确保未拆封状态下录制,证明商品来源与瑕疵)。若有正品对比图(如官网图片、专柜正品实物),可一并整理,突出假货与正品的差异(如图案模糊、材质劣质、防伪标识缺失等)。假货鉴定依据,联系品牌官方客服(如通过品牌官网、官方APP或400电话),提交商品细节申请鉴定,获取书面鉴定报告(部分品牌支持线上鉴定)。若为奢侈品、化妆品等,可委托第三方权威鉴定机构出具鉴定证书,作为法律层面的有效证据。平台沟通记录,截图保存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如商家承认售假、拒绝赔偿的对话),以及与平台客服的沟通记录(含客服承诺处理但未履行的截图、工号信息等)。二、向该平台申诉,明确维权诉求,通过平台内渠道投诉,打开平台APP,进入“我的- 订单-找到对应订单-申请售后”,选择“假货投诉”,上传证据材料(鉴定报告、对比图、聊天记录等),明确要求“退一赔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假货构成欺诈的,消费者可要求价款3倍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计算)。若平台自动处理流程无法解决,可拨打平台客服热线,转接人工客服时强调“平台已知晓售假仍不赔偿”,要求升级至高级专员处理,并记录每次沟通的时间、客服工号及承诺内容。要求平台履行监管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平台明知商家售假却未采取措施的,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可在投诉中明确告知平台:若不依法赔偿,将向监管部门举报其未尽审核义务。三、向监管部门投诉,借助行政力量12315平台投诉举报 通过“12315小程序”(微信/支付宝搜索)或拨打 12315 热线,向商家注册地或平台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投诉时需提供:商家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平台的企业信息、投诉请求(退一赔三+平台赔偿)及证据材料。市场监管部门受理后会介入调解,若商家仍拒绝赔偿,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公示失信信息)。向网信办/工信部举报平台违规 若平台存在包庇商家、故意拖延处理的情况,可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https://ts.isc.org.cn/)或拨打工信部投诉热线(12300),举报平台未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涉嫌违反《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四、法律诉讼维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准备诉讼材料,若涉及金额较大或平台、商家态度强硬,可向被告住所地(商家或平台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材料包括:民事起诉状(写明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退还货款+3倍赔偿+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售假经过、平台不作为的证据);证据清单(订单截图、鉴定报告、沟通记录等,按顺序编号并附页码);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被告工商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下载)。申请小额诉讼程序,若索赔金额不超过当地法院小额诉讼标的额,可申请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流程简化、审理周期短(一般3个月内结案),且一审终审,效率更高。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