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护航!北京首位全盲法考生走进主观题考场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分享:
10月12日上午,一场助力全盲考生冲刺“法考”的温情故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考点上演。当天,北京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心的监考老师与“汇爱志愿者”曹璐、常浩提前抵达考点,迎接特殊考生——全盲的王先生。他将参加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而一个月前,王先生已经以204分的优异成绩,通过“法考”客观题考试,成为北京市首位通过该考试晋级主观题考试的全盲考生。
为确保王先生顺利参加考试,北京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心首次采用专业助盲志愿者协助模式:在考生聆听电脑读题工具后,志愿者根据考生问询做好题目复述和提示,并按照考生口述内容在计算机上录入答案。
本次主观题考试时长为4小时(上午9点至下午1点),考生需在计算机上作答。即使试题案例篇幅长、问题数量多,志愿者依然全程严格遵守公平性原则,仅根据原文转述屏幕内容,不进行任何额外解读。面对无法视觉审题的挑战,考试全程,王先生全神贯注,时而沉思,时而在盲人专用稿纸上梳理答题思路。最终,在考试结束前10秒,他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顺利完成全部作答并成功提交试卷。
考试结束后,王先生为考务团队和志愿者的专业服务点赞。他坦言:“即使今年未能通过主观题考试,明年的备考也会更有经验。”而两位志愿者则感慨道:“王先生的坚韧与专注令人敬佩,这次服务不仅是助人,更是一次自我的成长。”
为保障此次考试顺利进行,北京市司法局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处、北京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心提前与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共同谋划,从“汇爱志愿者”选拔到考场设置均做了周密安排。示范中心遴选2名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助残志愿者培训专家作为专业助盲志愿者,两位志愿者具有丰富助残服务经验,他们的专业、耐心和爱心得到了北京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心的高度认可。
北京市司法局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处、北京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心和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考试是完善残障人士考试服务体系的重要探索,这一举措为未来残障人士参与各类社会考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北京市司法局与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将继续深化合作,制定符合残障考生需求的“法考”个性化服务清单,推动考试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服务保障水平提升,消除参考障碍,鼓励更多残障人士勇敢追梦,与健全人一道圆梦“法考”。
据悉,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目前拥有15支助残志愿服务团队、480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残疾人朋友超1.8万人次。其“舞动汇爱”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曾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示范中心正在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示范性的汇爱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弘扬和传播助残志愿服务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