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觉医学是一门研究生理、病理状态下听觉功能及听力障碍康复的科学。听觉医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学科,最初源于听力检测技术,属耳科学范畴,其基础是耳的解剖和生理以及有关的声学知识,以后随着电声和数字信号处理及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基础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听觉医学涉及多门学科,包括耳科学、神经科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21世纪的医学发展趋势是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学、基因工程、微创技术及预防医学的发展。听觉医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与高科技含量的成果紧密结合的必要。我们相信听觉医学将有更大的发展,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医学科学史中,有许多杰出科学家为听觉医学和耳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他们从耳的解剖到生理、从耳科学各种检查技术的发明到耳科疾病治疗手段的创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解剖学创始人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在1543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人体的构造》(De corporis humani fabrica)。 维萨里对卵圆窗、蜗窗、鼓 岬、前庭、半规管和咽鼓管进行了简单描述,有学者认为是他命名了锤骨、砧骨和橙骨。尽管他对耳科学解剖方面的贡献比不上对大体解剖的影响,但他仍被认为是最早的耳科解剖学家。

与维萨里同时代的欧斯塔修(Bartolomeo Eustachi,1513-1574)是意大利罗马解剖学家,著有《解剖学记录》(1714年出版),书中正确描述了听骨、内耳蜗轴及咽鼓管(Eustachian管)。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1501~1576)于1550年发现将震动的音叉置于门齿上即可感觉到声音,表面声音可通过骨质传到内耳感觉装置,即骨导现象。

安东尼奥·斯卡帕(Antonio Scarpa,1752~1832)出生于意大利特雷维索省(Treviso)。除了Scarpa神经节(前庭神经节)是 斯卡帕最早发现外,其实最早描述膜迷路和内淋巴、最早准确描绘耳蜗前庭神经终末支分布的人也是斯卡帕。1772年 斯卡帕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耳的圆窗结构,或第二鼓膜的解剖学观察》。1774年, 斯卡帕开始研究神经系统,1774年发表了关于神经节和神经丛研究的论文,这是 斯卡帕最重要的工作。其它以斯卡帕命名的名词还有:Scarpa’s fluid(内淋巴)、Scarpa’s foramen(鼻腭神经孔)、 Scarpa’s hiatus(蜗孔)、Scarpa’s membrane(圆窗膜、第二鼓膜)、Scarpa ’s nerve(鼻腭神经)等。
为了观察、分析生物体感觉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器官的形态与结构。我们知道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cell),细胞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并具有各自的结构特征、代谢特点及功能活动。同类的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组织(tissue),在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些组织按一定规律组合成器官(organ)。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如作为听觉器官的耳和作为视觉器官的眼,等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方法和相应的精密仪器用来研究、分析、检测生物体各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在听觉医学研究中,科学家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听觉器官,并进而了解其生理功能。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听觉医学的研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