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共享
视觉的构造
日期:2016/5/2       浏览次数:1481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人们在读书认字、看图赏画、观看演出、欣赏美景等无不用到眼睛。人的眼睛非常敏感,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再将这些视觉形象信息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如果眼睛或视觉出现问题,人们与外界的接触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或影响。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神经、血管等组织。从正面看,眼睛包括巩膜(眼白)瞳孔虹膜角膜等几个主要部分。除此之外,眼眶内还有运动眼球的小肌肉以及泪腺等结构。若从整个眼球结构来看,还有很多在表面看不到,但同样重要的部分。现在我们来了解眼球的构造。

体 验:浏览眼球的三维结构

在下列眼球的三维模型中,切除了眼球的1/4,以显示眼球的内部构造,其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均半透明显示。鼠标的使用:按下并拖拉鼠标左键可以旋转三维对象;按下并拖拉鼠标右键可以放大或缩小三维对象;同时按下并拖拉鼠标左、右键可以任意移动三维对象。按“c/C”, 或“b/B”等键,可以改变背景颜色。各结构均有中文提示。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也称为纤维膜,由前1/6无色透明的角膜(cornea)和其余5/6白色的巩膜(sclera)组成。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光线经角膜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角膜前表面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角膜含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眼内结构的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巩膜(俗称“眼白”)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 iris :呈圆环形,是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状体前,中央有一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 pupil 。虹膜表面含凹陷不平的隐窝,有辐射状条纹皱褶,称为虹膜纹理。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虹膜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虹膜内有环行瞳孔括约肌(受付交感神经支配)和放射状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能调节瞳孔的大小。瞳孔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其大小,称瞳孔对光反射。

睫状体 ciliary body 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睫状体可产生房水,以维持眼压并与眼球内部组织营养代谢有关。睫状体内有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力。当环行的睫状肌收缩时,悬韧带松驰,晶体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变凸,屈光力增加,可看清近处的物体。

脉络膜 choroid 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富含血管,起着营养视网膜外层、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作用。另外,脉络膜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 retina ,是一层透明的膜,是视觉形成过程中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视网膜具有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者的特点是透明、无血管,它们与角膜一起统称为眼的屈光间质。

角膜后面与虹膜晶体前面之间的空隙叫前房,其周围部称为前房角。在虹膜后面,睫状体和晶状体赤道部之间的环形间隙叫后房。充满前、后房的透明液体就是房水(aqueous humor)。 房水由睫状体突出部分的上皮细胞产生,总量约为0.25~0.3ml。房水的主要功能是:⑴供给眼内组织的营养和氧气,并排出其新陈代谢产物;⑵维持眼内压;⑶是屈光间质之一,具有屈光作用,屈光指数为1.3336。

房水产生和排出主要途径:睫状突上皮产生房水后房→经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巩膜静脉窦(Schlemm管)眼球外静脉全身血循环。房水的产生和排出与眼内压关系密切,正常时两者处于平衡状态。当某种因素使平衡失调,可导致眼压的增高或降低,对眼组织和视功能造成障碍。

晶状体lens)是一个双凸透镜状的富于弹性的透明体,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借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成人晶体直径约910mm,厚约45mm。晶状体透明、无血管,是重要的屈光间质。其营养主要来自房水,新陈代谢复杂。当代谢障碍或囊膜受损时,晶状体就变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影响视力。晶体具有弹性,借助于睫状肌、悬韧带的作用改变其屈光力而具有调节作用。随年龄的增加,晶体变硬、弹性减弱而导致调节作用减退,出现老视。

玻璃体vitreous)为透明、无血管神经且具有一定弹性的胶体,是眼屈光间质之一。玻璃体主要由胶原纤维及酸性粘多糖组成,其表层致密,形成玻璃样膜。玻璃体充满眼球后4/5的玻璃体腔内,起着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如果玻璃体脱失、液化或变性,不但影响其透明度,而且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retina居于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视网膜感觉层组成,两层间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

色素上皮层脉络膜紧密相连,由色素上皮细胞组成,它们具有支持和营养光感受器细胞、遮光、散热以及再生和修复等作用。

视网膜感觉层的结构很复杂,主要含有两种重要的光感受器细胞,是接受、转变光刺激的神经上皮细胞:一种是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有辨色作用,能感受强光,司明视觉,有精细辨别力,形成中心视力。一种是杆细胞,分布在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无辨色功能,感受弱光,司暗视觉,形成周边视力(视野)。在视网膜感觉层还有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节细胞以及联络光感受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一起形成视神经

眼科医生常用眼底镜通过瞳孔查看眼球壁内面后部的视网膜,即眼底。在眼底,有两个重要的结构:⑴视盘,也称视乳头,与眼球后相连的视神经相对。视盘直径约1.5mm,是视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无感光细胞,所以在人的正常视野中存在一个盲点叫生理盲点。⑵在视盘外侧(颞侧)34mm处有一直径约13mm的椭圆形凹陷区称黄斑,为锥细胞集中处。该区中央有一凹称中心凹,是中心视力最敏锐之处。

眼球的后端连有一根较粗大的神经成为视神经(optic nerve)。视神经实际上是由视网膜内的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在视盘(视乳头)处汇集并穿出巩膜而形成,其直径约1.5mm。视神经从视乳头起,在眶内行向后内,穿经眶尖的视神经管进入颅腔内,止于视交叉,全长约45mm。视神经外面被鞘膜包裹,其鞘膜间隙之一蛛网膜下隙通向颅内的蛛网膜下腔,所以颅内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可使视神经鞘膜间隙压力也增高,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盘水肿。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