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时事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时事要闻
我国首次实现量子指纹识别 量子通信应用获重大突破
日期:2016/6/23       浏览次数:267

 

我国首次实现量子指纹识别 量子通信应用获重大突破

 

2016-06-22 14:02:00|来源:中国证券网|字号:  

摘要:6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微博透露,近日,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线性光学系统,在20公里的光纤线路中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突破了经典极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实现了对经典通信的超越。

中国证券网讯 6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微博透露,近日,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线性光学系统,在20公里的光纤线路中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突破了经典极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实现了对经典通信的超越。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

据了解,量子指纹识别理论于2001年提出,但受限于各种技术条件,国际上以往的实验都未能突破经典极限。潘建伟小组搭建了具有主动相位补偿的20公里长双Sagnac干涉仪,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实验室研制的超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最终实现了传输信息量比经典极限低84%的量子指纹识别。该实验室不但是世界上首次突破经典极限的量子指纹识别,也是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信道容量相比经典信道的优越性。

审稿人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认可,称赞这一实验为“提供了量子密钥分发之外的量子信息的重要应用”,欧洲物理学会下属网站《物理世界》在文章未发表之前就该工作进行了报道,报道援引国际著名量子通信专家Norbert Luetkenhaus的评论,“这项研究将开启其他很多(量子通信)方面的应用。”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