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已连续三届志愿服务奥运
里约“芳闻”
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为争金夺银努力拼搏,而在电视镜头看不到的那些地方,还有很多中国人在为里约奥运会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有些是志愿者,有些是赛事服务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夫妻双双志愿服务奥运
黄晓星,是在跳水馆服务的志愿者,在她的证件带上贴着一张牌,上面写着“Mandarin(普通话)”。她是一名语言志愿者,在混合采访区为有需要的记者担任翻译。
黄晓星是云南昆明人,现与丈夫一起在伦敦生活,从事保险工作。这次她与丈夫一起到里约,两人都是奥运会的志愿者,而她的丈夫在体操馆工作。
“我们两年前在网上递交了申请,不过组委会开赛前两个星期才通知我们过来。”黄晓星告诉记者,从伦敦到里约,仅机票就花了1300英镑,再加上在里约的住宿,他们这一行的花费并不少,而组委会并不会承担这一费用,只包他们的伙食。“不过我们每餐还会有冰淇淋。”个性开朗的黄晓星因为冰淇淋满意地笑了起来。
里约是黄晓星第一次从事志愿服务,而她的丈夫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已连续为三届奥运会服务。作为体育爱好者,他很愿意来到奥运会的赛场感受气氛。
工作忙时连饭都顾不上
王凯则是网球馆的穿线师,他的工作是为球员的球拍穿好线。
对于网球运动员而言,穿线是比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影响比赛的作用。就在奥运会开赛前一周的罗杰斯杯中,该赛事的穿线团队将郑赛赛的球拍磅数穿低了10磅,这让郑赛赛在比赛中完全失去水准,赛会后来还郑重地向郑赛赛道歉。
王凯从事穿线工作已有16年,而大赛经验也有8年了,今年的澳网也有他工作的身影,不过来到奥运会还是头一回。
对于自己的穿线水平,王凯举了个例子:莎拉波娃前两年都参加了武网的比赛。首届武网,莎拉波娃的教练拿了11块拍子来到穿线室,要穿两种不同磅数的拍子,看哪个更适合当天的手感。由于首届武网合作得不错,莎娃的教练对王凯相当满意,还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第二年再来武网的时候,指定王凯为莎娃穿线。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穿线师,王凯说,一天最多时需穿30多块球拍的线,每块球拍至少需20分钟,可能一工作就是一整天,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想要成为好的穿线师,第一点就是要能吃苦;其次英语得过关,不然就无法与球员沟通了。
就在记者与王凯聊天的当下,一下子就来了3块球拍需要他尽快完工。王凯不得不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芳 发自巴西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