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提供的汇款及短信截图
中国江西网讯 见习记者郑周贇报道:9月2日中午,华东交大的大三学生郑生(化名)像平常一样,吃完午餐准备从学校食堂回宿舍午休,这时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江西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告诉我有人往我卡里打错了4000元钱。”这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5日,经蛟桥派出所查实,原是一个江西籍的外出务工人员粗心打错款。目前,郑生已将钱悉数返还。
卡上无故多出4000元
时针拨回至10天前,一笔4000元的款项悄然落入郑生的银行卡。
一周后的9月2日,这天,郑生吃完午餐准备回宿舍午休,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江西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不接到电话我还不知道这个事儿呢,因为那张卡没开通短信提示。”郑生说,“他用的是南昌本地手机号给我打的电话,告诉我有人往我卡里打错了4000元钱。”
据这位工作人员称,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系到他说,有个江西籍的务工人员错打了4000元钱到郑生卡上,让郑生去查询余额确认。“我当时不敢相信,联想到近日发生的多起诈骗案,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法。”
但郑生转念一想,万一这是真的呢?4000元不算是一笔小数目。狐疑之余,郑生打开了手机农村信用社的APP,查询余额,页面显示,自己卡上的确多出4000元钱,“那时我还是有点担心,生怕是诈骗人员故意制造的‘障眼法’”。此时,手机号码归属地为浙江宁波、自称朱先生的男子也打来电话,“他说这是他孩子的上学钱,昨天(9月1日)小孩报名没有拿到钱,到银行一查才知道自己转错了。”郑生说,当时他先安慰了朱姓男子:“我也是学生,了解为人父母的辛苦,我要先确认一下,如果这钱真是您的,放心,我会一分不少的还给您。”电话之后,朱先生又把自己转账的银行卡信息和请求通过短信的形式发给郑生。
接着,郑生拨打了学校辅导员老师的电话,想把具体情况跟老师反馈一下,听取老师的意见。“老师让我先拨打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官方电话,确认整件事情的真伪,然后到学校ATM上查询卡上余额,如果是真实的,一定要把4000元钱打还到朱先生的账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