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 -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专家辅助人能够出庭,其目的是确保对方当事人从客观角度知悉鉴定意见的内容,保障诉讼各方的平等权利,树立司法的中立地位。...
我国2002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61条被认为是首次规定"专家辅助人"制度,2012年对于民事诉讼法的条文修改中第79条再次以法律的...
2014年8月28日 -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二条第二款规定,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可以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自己的意见。该项规定被称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
2016年6月30日 - 6月20日下午,成都市青白江区法院在两起行政案件中首次适用专家辅助人制度,通知一名法医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就案件中当事人争议的医学专业问题进行解释...
2016年4月13日 - 【内容提要】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扩展了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诉讼的具体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从...
2012年3月9日 - 摘要我国专家辅助人在法庭审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司法制度和法律规定的缺陷,专家辅助人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讨论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问...
2015年6月25日 - 《布莱克法律词典》将专家定义为,在某个专门领域内具有知识的人,该种知识的获得既可以是通过正式教育,也可以是通过个人实践。相应地,专家辅助人就是指...
2015年12月10日 - 至此,关于民事诉讼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是专家证人还是专家辅助人的争论暂时划上了句号。根据该《解释》,“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是相当于当事人代表...
所谓专家辅助人,又称为专家证人,是指在科学、技术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者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并经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所...
专家辅助人 鉴定人 制度 完善... 2013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该制度的设立为更好处理上述专业性较强的案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我国在立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