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电话:010-56159040
                         010-52403348

在线客服
首页
中心简介 业务类别 咨询形式 法律法规 新闻公告 专家风采 经典案例 招贤纳士 资费标准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工作流程 理论研究 在线答疑 资源共享
新闻公告
院内公告
时事要闻
司法鉴定新闻
各省鉴定机构名录
司法案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
伤害案件
时事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时事要闻
2017年度何梁何利奖公布 彭士禄、黄旭华两位核专家获大奖
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269

 

2017年度何梁何利奖公布 彭士禄、黄旭华两位核专家获大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5日讯(记者 佘惠敏)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今天召开,彭士禄、黄旭华两位院士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唐志共等34位科学家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小武等16位专家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彭士禄是核动力专家,我国核潜艇和核电站事业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旭华是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为我国一、二、三代核潜艇研发做出卓越贡献。

今年获奖人年龄最大92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为56岁,50岁以下的约占13.5%,50—60岁的约占71.2%,60岁以上的约占15.3%,获奖人员年龄梯次和结构更加优化。海外归国人员比例达到69.2%。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今年获奖科学家科学论文、发明专利等业绩良好。“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4位获奖人,发表论文5804篇,人均170.7篇;“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6位获奖人,发表论文784篇,人均49篇,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授权发明专利方面,今年52位获奖科学家,拥有专利1653项,人均31.7项,比去年人均专利数提高13.1%。

何梁何利基金是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1994年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在香港注册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20多年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我国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在海外及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两位获得大奖的科学家的成就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彭士禄院士和黄旭华院士。

彭士禄院士,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我国核潜艇和核电站事业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核潜艇方面,担任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第一艘核潜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并长期为我国核潜艇研制、升级改造和战略发展出谋划策。在核电站方面,力推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采用压水堆路线,组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指挥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为我国核电技术跻身世界第一阵营打下坚实基础。

黄旭华院士,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持制定了一代核潜艇与核动力协调总体方案,提出并决策采用水滴形艇体外型,攻克大直径艇体结构设计、极限深潜试验等关键技术问题;主持完成一代艇现代化改装,大幅提升在役核潜艇的综合作战、反潜隐身水平,解决了核潜艇安全延长服役等问题;主持开展二代艇预研工作,提出二代艇概念图像,为推动二代艇立项和关键技术突破奠定重要基础;作为战略科学家,在充分论证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未来核潜艇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装备的持续创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这二位老专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致同龄,数十年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我国的核潜艇和核电事业,为国之重器——核潜艇和重大能源战略——核电站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其思想、理念、风范和业绩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的楷模。

50位进步奖、创新奖获奖人的成果特点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脱颖而出的50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科技成果丰硕、创新业绩喜人,都有一张十分靓丽的成绩单。他们是我国优秀科技人才、战略科技人才、领军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缩影。整体看来,今年的获奖情况有几个特点:

第一,国防科技领域重大成果彰显大国实力;无人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技术研究,实现了我国自航水雷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歼-20战斗机的成功研制,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制空权。

第二,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出;例如,Sp杂化的二维石墨炔材料,引领了国际上二维碳材料的发展新方向。二维黑磷晶体场效应管,在少量黑磷晶体观察到量子振荡现象和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使得磷烯成为继石墨烯之后的又一个二维晶体量子材料体系。

第三,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例如,环保型阻燃热塑性树脂关键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外相关产品的垄断局面;流波束赋形无线传输技术成为TD-LTE 4G国际标准的标志性核心技术,为移动通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益突出;例如,集成电路非易失存储器的研究和开发,改变了我国集成电路高端产品研发依赖国外技术的被动局面;特种污染水防控和密闭空间生命保障的理论及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特殊区域环境污染控制体系,对推动我国特种污染防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区域创新全面服务地方发展;例如,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28年扎根西北边疆,树立起国家生态屏障,改变恶劣环境,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第六,医学药学领域群英荟萃竞争激烈;今年从一百多名被提名人中脱颖而出的10名获奖科学家均是我国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有成功研制基因型新兴“重组埃博拉疫苗”,进军生物危害防控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巾帼科学家;有在眼科、口腔、基因诊断、创伤修复等小学科领域,奋发有为,科研成果大放异彩的优秀人才。

七是香港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内地与香港合作成果喜人;在聚集诱导发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开创了由我国香港科学家引领、多国科学家竞相跟进的崭新领域。再有,由基金捐款人代表创建的梁銶琚脑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培养高端神经解剖学人才,研究痛与镇痛神经机制,也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

作者:佘惠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